[实用新型]一种超重力自旋流在线净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3175.1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9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聂松林;胡锦国;纪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21/04 | 分类号: | F15B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吴荫芳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自旋 在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超重力技术与旋流分离技术实现液压油在线净化的装置,适用于以液压油作为传动介质的各种液压系统的在线净化。
背景技术
伴随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大型作业设备无处不见,其中大多数设备都具备液压传动部分,液压油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传动介质。但是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液压系统故障,据统计这些故障大部分缘于工作介质的污染。液压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被氧化和混入固体颗粒的现象,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油液的清洁度,严重影响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及液压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因此只有正确选择、使用和维护系统的工作介质才能更加有效地降低系统发生故障的几率,增加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当油中含水量过高时会成糊状,粘度下降;当油中含有固体颗粒时会磨损元件内壁,出现划痕,严重影响密封性,因而滤除这两相污染杂质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技的发展陆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净油方式,如滤芯式过滤、静电吸附、聚结法油水分离、重力沉降、离心式分离、磁性过滤等,但以上方法均存在其难以避免的缺陷:滤芯式过滤方法是当前被广泛应用的较有效的一种过滤方式,而且能达到不同的污染等级,但是当过滤精度高很容易发生堵塞,滤芯需要经常更换,造成成本与人力的浪费;静电吸附效率高,但是费时费工成本高;聚结法结构简单,但是分离时间长,所以净油效率低;重力沉降结构简单,但是耗时长、占地面积大;离心式分离效率高且占地面积小,但是需要外加动力;磁性过滤结构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液压系统污染控制的迫切需求及当前净油方式存在的不足,需要实用新型一种能应对上述问题的合适的滤油装置来处理污染油液,保证油液维持较高清洁水平,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延长元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融合超重力技术与旋流分离技术的液压油在线净化装置,用于提高液压系统污染控制水平,改善现有净油方式存在的问题。目前具备液压系统环节的机电设备均存在液压油净化的问题,若能在满足净化需求的前提下实现在线净化将大大简化系统操作维护过程。本实用新型应对上述需求,具备分离效率高、结构简单、节约维护和操作成本的特点,能有效去除液压油中的水分和固体颗粒。
超重力自旋流在线净油装置包括上端盖(1)、超重力填料床壳体(2)、填料(3)、填料骨架(4)、锥体(5)、污染颗粒出口(6)、油液入口(7)、旋转叶片(8)、旋转密封圈(9)、出水口(10)、积水腔(11)、中心轴(12)、油液出口(13);端盖(1)和壳体(2)组成上部结构,壳体(2)和锥体(5)组成下部结构,中心轴(12)贯穿超重力填料床壳体(2),使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相通,中心轴(12)通过上下两轴承承载,其末端连接旋转叶片(8),锥体(5)上关于中心轴对称分布有两个切向油液入口(7);污染颗粒出口(6)位于锥体(5)尾端;上部结构中,填料(3)置于填料骨架(4)内;填料骨架(4)与中心轴(12)固定连接,中心轴(12)的连接填料骨架(4)部分上设置有液压油喷淋通道,超重力填料床壳体(2)侧壁与填料骨架(4)重叠部分中设有一个出油口(12),在填料骨架(4)下端与壳体之间形成一个积水腔(12),积水腔(12)侧壁设有一个出水口(10)。
所述的填料(3)可以单独拆卸、更换。
所述的油液入口(7)的纵向界面为倒L型。
在中心轴(12)贯穿壳体(2)部位还设置了旋转密封圈(9),用于防止液压油在高速旋转过程中沿中心轴(12)外壁由下部结构进入上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中心轴12将上半部分超重力旋转床和下部分旋流器两部分耦合净化液压油,结构小巧,同时本实用新型利用液压油进入装置的动能驱动旋转叶片8旋转,进而旋转叶片8驱动中心轴12旋转,省略了外加动力输入装置,从而大大减少了装置本身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自旋流是由一部分液压油油液高速射入装置时在内壁产生旋转形成的旋流,由于锥度的作用加强了油液的旋流,加快了分离过程。
高速液压油从入口(7)进入锥体(5),高速液压油冲击到叶片(8),进而通过中心轴(12)带动填料骨架(4)转动实现超重力场;高速液压油在锥体内形成内外两种旋流,外旋流甩开密度大的固体颗粒实现初步净化,固体颗粒从污染颗粒出口(6)排出;内旋流使油液通过中心轴(12)进入填料(3)内,密度大的水进入积水腔(12)后,通过出水口(10)排出,净化后的油液通过出油口(12)排出,实现二次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3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丝防松定位结构及表带
- 下一篇:铁路捣固装置的液压试验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