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车辆制动管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53018.0 | 申请日: | 2014-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3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波;段继超;王艳;张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H11/06 | 分类号: | B61H11/06;B60T17/04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 |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车辆 制动 管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车辆中的气路部件,特别是一种地铁车辆制动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空气制动系统管路中,一般情况下空气的流动应是畅通无阻的,故管路系统有着合适的流动截面积(即管内径)。而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需要对气路进行节流处理,以满足特殊的功能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在管路系统中设计一个部件,藏身于管路中而又具有空气节流的功能。
目前有一种节流缩堵,它通过与设备或管路连接的形式存在于制动管路中,这种节流缩堵外径与管路外径相同,使用时,其两端需要通过特定的接口与管路或设备连接,且该缩堵较长,因此会造成外围的管路的变更,另外还存在着空气泄漏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地铁车辆制动管路系统,无需改动外围管路即可增加节流缩堵,并解决现有管路系统因使用节流缩堵造成空气泄露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铁车辆制动管路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节流位置的节流缩堵,所述节流缩堵一端伸入节流位置的管道内,且节流缩堵的该端外径与节流位置管道的内径大小匹配;所述节流缩堵另一端超出节流位置管道,且该另一端外径与所述节流位置管道外径匹配,该另一端通过所述节流位置的管道接头与该节流位置的另一根管道或地铁车辆设备连接;一个节流孔沿长度方向贯穿所述节流缩堵。
所述直径较大的圆柱体高度为1mm以内,更好地防止对管路结构造成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空气节流缩堵能嵌入到管路中,且节流缩堵一端断面结构与管道断面结构相同,在起到空气节流作用的同时,不对外围管道造成影响;增加缩堵后的管道相比原来的单个管道长度尺寸仅增加约1mm(甚至可以更小),因此几乎不会对原来的结构造成影响,因此该缩堵使用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缩堵安装到管道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带缩堵的管道与外部接头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包括多根与地铁车辆设备连接的管道,还包括设置在节流位置的节流缩堵,所述节流缩堵由两个圆柱体连接而成,其中一个圆柱体直径小于另外一个圆柱体直径,直径较小的圆柱体1直径与节流位置管道3的直径匹配,且该直径较小的圆柱体1伸入节流位置的管道3内;直径较大的圆柱体2外径与节流位置管道的外径相同,且该直径较大的圆柱体2靠近所述直径较小圆柱体一端的底面与所述节流位置管道接触,该直径较大的圆柱体远离所述直径较小圆柱体一端的底面与管路端面结构相同,该另一端通过所述节流位置的管道接头5与该节流位置的另一根管道或地铁车辆设备连接;一个节流孔4贯穿所述直径较大的圆柱体和直径较小的圆柱体;所述直径较大的圆柱体2高度为1mm以内。
如图2,本实用新型节流缩堵的右端是一个圆柱面,圆柱面的外径设计尺寸与管路的内径相同,因而可以完全插入到所连接的管路内;而节流缩堵的左端的外形尺寸与管路的外径一致,当节流缩堵装配到管路内后,两者通过管路中原有的管道接头5可完全融为一体,从而又保留了管路原有的功能,因此不需要更改管路,且不需要另外增加接口,可以防止空气泄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30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