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1621.5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2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翱;杨学;张新利;王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54 | 分类号: | B60R1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下护板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装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汽车的传动轴经常布置在发动机与排气系统之间,在汽车长时间的负荷下,发动机产生大量的热量对传动轴长轴靠近变速箱的橡胶衬套产生一定的热腐蚀,造成变速箱衬套老化,对传动轴的正常运行产生潜在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传动轴橡胶套的热腐蚀、老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带有导流部件的发动机下护板能够降低传动轴橡胶衬套的表面温度,防止传动轴橡胶套的老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发动机下护板包括护板本体、导流部件,导流部件还包括连接部和迎风部,连接部与护板本体紧固连接,迎风部对来自前进气格栅和护板本体的气体气流产生气流分离。
可选地,导流部件的结构为外凸内凹的板状结构。
可选地,导流部件的迎风部包括第一迎风面和第二迎风面,所述第一迎风面和第二迎风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
可选地,导流部件的第一迎风面与第二迎风面之间的夹角为120度~160度。
可选地,导流部件的迎风部的第一迎风部与连接部的内角为30度~60度。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发动机,该汽车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保护发动机的发动机下护板,发动机下护板安装在发动机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发动机下护板包括护板本体和导流部件,其中导流部件包括连接部和迎风部,迎风部对来自前进气格栅和护板本体的气体气流产生气流分离。当汽车行驶过程中来自进气格栅和发动机底部的气体流经导流部件的时候,气流能够分离,经过导流部件的两级坡度后,对布置在导流部件上方的传动轴橡胶衬套具有特定的散热作用,从而防止发动机产生大量的热量对橡胶衬套的热腐蚀危害。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外凸内凹的导流部件结构设计对来自下护板下面的泥土、沙石等具有缓冲作用,能够有效的保护发动机。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发动机下护板的整体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导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动机下护板;2、导流部件;3、迎风部;4、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发动机下护板的结构示意图,该发动机下护板用于保护发动机,该发动机下护板包括:护板本体1、导流部件2。导流部件2包括连接部4和迎风部3,连接部4与护板本体紧固连接,迎风部3对来自前进气格栅和护板本体1的气体气流产生气流分离,分离的气流可以对发动机护板上方的传动轴衬套具有散热作用,能够降低橡胶衬套的表面温度,防止传动轴橡胶套的老化。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导流部件的结构为外凸内凹的板状结构,外凸内凹的结构设计对来自下护板下面的泥土、沙石等具有缓冲作用,能够有效的保护发动机。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导流部件的迎风部包括第一迎风面和第二迎风面,第一迎风面和第二迎风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迎风面与所述第二迎风面之间的夹角为120度~160度。例如第一迎风面与所述第二迎风面之间的夹角为160度。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导流部件的迎风部的第一迎风面与连接部的内角为30~60度,例如:第一迎风面与连接部的内角为40度。
当汽车行驶过程中来自进气格栅和发动机底部的气体流经导流部件的时候,气流能够分离,经过导流部件的两级坡度后,对布置在导流部件上方的传动轴橡胶衬套具有特定的散热作用,从而防止发动机产生大量的热量对橡胶衬套的热腐蚀危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发动机,该汽车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保护发动机的发动机下护板,发动机下护板安装在发动机的底部。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16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结机烟气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系统
- 下一篇:连续压制茶叶的压饼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