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停车制动与挡位联合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7949.X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9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饶俊良;汪达勇;李保琴;杨宏;景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H11/08 | 分类号: | B61H11/08;B61C17/00;B61C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林倩 |
地址: | 213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停车 制动 联合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停车制动与挡位联合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的车辆均需设置工作制动系统、紧急制动系统及停车制动系统,通常紧急制动与停车制动为一套制动系统。在煤矿井下运行的车辆,在车辆不开动时,必须让车辆处于停车制动状态。当需要开动车辆时,经常有司机没有解除停车制动便将车辆开动,这样停车制动器的摩擦片非常容易摩损,造成经常需要更换摩控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停车制动时无法选挡、换挡的车辆停车制动与挡位联合控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车辆停车制动与挡位联合控制系统包括油箱、过滤器、液压泵、停车制动阀、停车液压缸、停车制动器、液控气阀、气包、选挡换向阀、换挡换向阀、选挡气缸、换挡气缸;液压泵的进油口通过过滤器和油箱连接,液压泵的出油口与停车制动阀的进油口P口连接,停车制动阀的出油口A口通过两油通道分别与停车液压缸及液控气阀的控制口K口连接,停车液压缸控制停车制动器动作,气包和液控气阀的进气口P口连接,液控气阀的出气口A口连接有第一、第二气通道,第一、第二气通道分别与选挡换向阀的进气口P口、换挡换向阀的进气口P口连接,选挡换向阀和换挡换向阀分别控制选挡气缸和换挡气缸动作。
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和油箱之间设有油通道,油通道中设有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停车制动与换挡联合控制,使车辆在停车制动状态无法挂挡,车辆不能行走,解决了在停车制动状态车辆挂挡行走造成停车制动器摩擦片容易磨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适用煤矿井下的车辆,也适用于地面上具有停车制动的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见附图,本车辆停车制动与换挡联合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过滤器2、液压泵3、安全阀4、停车制动阀5、停车液压缸6、停车制动器7、液控气阀8、气包9、选挡换向阀10-1、换挡换向阀10-2、选挡气缸11-1、换挡气缸11-2;
液压泵3的进油口通过过滤器2和油箱1连接,液压泵3的出油口与停车制动阀5的进油口P口连接,停车制动阀5的出油口A口通过两油通道分别与停车液压缸6及液控气阀8的控制口K口连接,停车液压缸6控制停车制动器7动作。气包9和液控气阀8的进气口P口连接,液控气阀8的出气口A口连接有第一、第二气通道,第一、第二气通道分别与选挡换向阀10-1的进气口P口、换挡换向阀10-2的进气口P口连接,选挡换向阀10-1和换挡换向阀10-2分别控制选挡气缸11-1和换挡气缸11-2动作。
液压泵3的出油口和油箱1之间设有回油通道,安全阀4设置在该回油通道中。
在正常行驶状态下,停车制动阀5的P口和A口相通,液压泵3输出的油通过停车制动阀5进入停车液压缸6,停车制动器7处于不制动状态。停车制动阀5的A口流出的油推动液控气阀8动作,液控气阀8的P口和A口相通,气包9的气体通过液控气阀8进入选挡换向阀10-1和换挡换向阀10-2,车辆能选挡和换挡。
停车制动时,操纵停车制动阀5,使停车制动阀5在图1所示的位置即停车制动阀5的P口和A口不相通,液压泵3输出的油不能通过停车制动阀5进入停车液压缸6,即停车液压缸6没有压力油,停车液压缸6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停车制动器7制动,此时液控气阀8的K口没有压力油,使液控气阀8在图1所示状态即P口和A口不相通,气包9的气不能进入选挡换向阀10-1和换挡换向阀10-2。此时,即使操作选挡换向阀10-1和换挡换向阀10-2,也不能使选挡气缸11-1和换挡气缸11-2动作,车辆就挂不上挡,无法行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79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噪骨传导震子
- 下一篇:一种隔声减振高速列车地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