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导体晶圆目检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47719.3 | 申请日: | 2014-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7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庄美琳;李抒智;陈佳;杨卫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7/00;F21V19/00;G01N21/95;F21W131/402;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晶圆目检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专用照明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半导体晶圆目检的专用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检是半导体晶圆测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通过肉眼观察待测晶圆是否存在缺陷。
目检主要包括下列检查内容:检测待测晶圆上是否有瑕疵(主要是指微尘粒子、刮痕、残留物等),对已印有电路图案的图案晶圆成品而言,则主要进行外引脚之平整性、共面度、脚距、印字是否清晰及胶体是否有损伤等方面的外观检验。
目前,在目检过程中多使用高强度汞灯作为光源来照射晶圆表面。
采用高强度汞灯作为照射光源,其缺点是寿命短(小于500小时),灯具的价格高,在目检工作中需要频繁更换灯具光源,且该种光源的启动时间比较长,需预热半小时左右才能达到目检所需的稳定光强度;其一方面增加了目检工序的电能消耗和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无形之中又减少了有效工作时间,降低了目检工作的整体工作效率。
如何能够使得目检用照明灯具有快速启动特性,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减少其电能消耗,提高目检工作的整体工作效率,是实际生产过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半导体晶圆目检灯,其采用LED光源取代传统的高强度汞灯作为照射光源,具有快速启动特性,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电能消耗低,节能环保,可提高目检工作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且其生产组装方便,散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半导体晶圆目检灯,包括用于支撑灯壳的撑杆和设置在撑杆末端的灯壳,其特征是:所述的灯壳为一圆柱或圆台状结构;在灯壳的下端面,设置有数个LED发光器件;其中,至少一个LED发光器件设置在灯壳的纵向中心轴线位置上,构成中心点LED发光器件;其余的LED发光器件围绕所述的中心点LED发光器件设置,构成多个围绕式LED发光器件;在所述的每个LED发光器件的位置上,对应设置一个反光杯;在所需照明的半导体晶圆目检工作平面上,所述各个围绕式LED发光器件反光杯输出的光斑,与所述中心点LED发光器件反光杯输出的光斑重合;所述的撑杆、灯壳、中心点LED发光器件、多个围绕式LED发光器件和多个反光杯,构成一体式的聚光灯具。
具体的,其所述的各个LED发光器件位于所述对应的各个反光杯上开口端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其所述的反光杯为一截锥状构件,其反光杯的上开口端与所述灯壳的下端连接;所述反光杯的下开口端朝向半导体晶圆目检工作平面设置。
其所述多个围绕式LED发光器件反光杯的纵向中心轴线,与所述灯壳的下底面成一夹角设置,分别构成一个向灯壳中心轴线倾斜的投光通道。
位于所述围绕式LED发光器件上的各个反光杯的纵向中心轴线,朝向所述灯壳的纵向中心轴线倾斜;所述各个围绕式LED发光器件上的各个反光杯的纵向中心轴线,与所述灯壳的纵向中心轴线成一夹角设置。
更进一步的,上述的夹角范围为0~20度。
其所述各个围绕式LED发光器件反光杯的纵向中心轴线,在所述半导体晶圆目检工作平面上,与所述灯壳的纵向中心轴线相交。
更进一步的,所述反光杯的上开口端与灯壳之间,对应设置有螺纹式连接结构或旋转卡口式连接结构。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灯壳的上端面,设置散热模块或散热模块组。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采用LED光源取代传统的高强度汞灯作为照射光源,具有快速启动特性,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电能消耗低,节能环保;
2.采用一体式灯壳结构,其灯壳既能固定反光杯,又能作为散热部件;
3.可提高目检工作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且其生产组装方便,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灯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反光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灯壳与LED发光器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各个反光杯输出的光斑重合关系示意图。
图中1为撑杆,2为灯壳,3为中心点LED发光器件反光杯,4为围绕式LED发光器件反光杯,5为LED发光器件,6-1、6-2为导线走线孔,7为螺纹式连接结构,8为光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经上海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77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