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门把手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45096.6 | 申请日: | 2014-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5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雷学明;黄丹;班正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85/10 | 分类号: | E05B8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吴兰柱 |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门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门防撞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门把手。
背景技术
车门把手作为车门系统的一个关键部件,对车门开关舒适性和驾乘人员出入车辆方便性及安全性起到重要作用。当车门受到碰撞时,车门把手的配重块在受到撞击力的作用下,朝车门开启的反方向旋转,从而防止车门打开,但因碰撞过程较为复杂,车门把手受到的撞击力可能使配重块朝车门开启的方向旋转,一旦该配重块受到的力大于配重块的自重,车门就会被打开,从而影响乘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当车门受至碰撞时,能够防止配重块旋转的汽车车门把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车门把手包括拉手、配重块和固定在车门上的基座,所述配重块包括旋转轴,所述配重块通过所述旋转轴旋转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锁固机构,在车门受到碰撞时,所述锁固机构通过与所述配重块的接触来限制所述配重块的旋转。
优选地,所述锁固机构包括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的限位部;所述配重块和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相配合的固定部;当车门受到碰撞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固定部相配合,以防止所述配重块旋转。
更优选地,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板和传力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传力板相垂直;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固定部相配合,所述传力板与车门内板相对应。
更优选地,所述锁固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限位部支架,所述限位部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部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限位部转动设置在所述限位部支架上;当车门受到碰撞时,所述限位部经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固定部相配合。
更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位于所述配重块上的第一凹槽和位于所述基座上的第二凹槽。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旋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处设置有回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车门把手通过锁固机构,在车门受到碰撞时,可防止配重块旋转,从而彻底地杜绝了碰撞过程中车门开启,提高了车辆乘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门把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门把手实施例中配重块和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门把手实施例中基座、配重块和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门把手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中标示如下:
拉手-1,基座-2,第二凹槽-210,配重块-3,配重部-31,旋转轴-32,第一凹槽-321,摇臂-33,扣手-34,锁固机构-4,限位部-41,限位板-411,传力部-412,限位部支架-42,通孔-4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车门把手包括拉手1、配重块3和固定在车门上的基座2,所述配重块3包括配重部31、旋转轴32、摇臂33和扣手34,所述配重块3通过所述旋转轴32旋转固定在所述基座2上,汽车车门开启的过程如下:拉动拉手1,拉手1带动扣手34,配重块3绕旋转轴32转动,当自拉手1传递的力大于配重块的配重部31重量一定值时,摇臂33拉动与其相配合的锁支杆(图中未示出),从而开启车门锁,车门开启。为了防止车门受到碰撞时,配重块3旋转导致车门开启,在汽车车门把手的基座2上设置能够防止配重块2旋转的锁固机构4,这样即便车门受到撞击,配重块3也不会旋转,保证了车门不会被开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锁固机构4包括与所述基座2转动连接的限位部41;所述配重块3和所述基座2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部41相配合的固定部;当车门受到碰撞时,所述限位部41与所述固定部相配合,以防止所述配重块3旋转。限位部41和固定部的形状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车门受到碰撞时,限位部41受到基座2传递过来的撞击力而旋转,至与固定部相配合,即限位部41将基座2和配重块3相对固定,配重块3无法绕旋转轴32在基座2上旋转,达到防止配重块3旋转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50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偷窥显示系统中白屏的矫正方法
- 下一篇:高安全的易燃品、毒害品储存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