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校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3209.0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4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梁家豪;林佳敏;苏加诺;陶沁源;王翰;徐菁翊;杨博驭;应予旷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家豪 |
主分类号: | B62D31/02 | 分类号: | B62D31/02;B60R19/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校车。
背景技术
校车是用于运送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工具。中国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在《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指出,要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校车优先通行权,加强校车监管,保障校车安全;并规定校车须安装卫星定位和限速装置。可见,校车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
现有技术中,汽车的吸能结构一般是通过悬架系统来实现的,还有些汽车在车头部位设置有吸能缓冲结构,即在汽车发生撞击时车头处的若干个铆钉被切断,从而吸收撞击时的能量,对于车身,至今还没有其他有效的吸能结构,用以二次吸收撞击时车身的惯性动能,然而,随着2013年多起校车安全事故的发生,校车安全问题的解决显得格外紧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校车,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校车车速发生变化时缓和车厢受到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外车厢和一内车厢,所述外车厢与内车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车厢具有一底板,所述内车厢的底部通过一个支撑结构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内车厢与外车厢之间还设置有能够在内车厢相对外车厢运动时缓和内车厢受到的冲击力的第一缓冲结构,所述外车厢的前端设置有一吸能盒,所述吸能盒内设置有第二缓冲结构,所述吸能盒与外车厢之间通过若干根导柱相连,所述吸能盒能够与所述导柱相对外车厢运动,所述吸能盒与外车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吸能盒与外车厢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校车采用内车厢和外车厢的结构,内车厢能够相对外车厢沿汽车前进或后退的方向运动,当校车的车速发生变化时,第一缓冲结构缓和内车厢与外车厢之间相对运动时的动能,当汽车发生撞击时,吸能盒内的第二缓冲结构首先发生作用,吸收部分撞击时的能量,设置在外车厢与吸能盒之间的第三缓冲结构能够进一步的吸收撞击能量,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校车发生撞击时对内车厢内学生的伤害,提高校车的安全性。
在上述的一种校车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根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滑板,所述内车厢的底部开设有与支撑柱一一对应的滑槽,所述滑槽沿汽车前后方向分布,所述滑板插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板的上下两端面均开始有凹槽一,所述滑槽上开设有与所述凹槽一对应的凹槽二,所述凹槽一和凹槽二之间设置有滚珠。外车厢的底板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滑板,滑板与内车厢之间设置凹槽一、凹槽二和滚珠,凹槽一和凹槽二对滚珠进行限位,同时保证滑板能够相对内车厢运动,从而使内车厢在校车的车身发生变化时能够相对外车厢进行运动,缓和冲击。
在上述的一种校车中,所述第一缓冲结构包括若干个液压缸一,所述液压缸一的活塞杆与内车厢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外车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具有储液腔一,所述第一缓冲结构还包括与液压缸一一一对应的液压缸二,所述液压缸二的活塞杆插设在所述外车厢上,所述外车厢上固定设置有一支撑板,所述液压缸二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液压缸二的活塞杆的外端与吸能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液压缸二具有储液腔二,所述储液腔一与储液腔二之间通过液压管相通,所述外车厢上固定设置有一储液箱,所述液压缸二上设置有溢流孔一,所述溢流孔一处连接有使储液腔二与储液箱相通的液压管,所述内车厢与外车厢之间设置有若干复位弹簧一,所述储液腔二内设置有复位弹簧二。当校车的车速发生变化时,内车厢相对外车厢沿汽车前后方向运动,储液腔一内的液压油通过液压管流入储液腔二内,在储液腔二内缓冲弹簧二的作用下,液压油受压从溢流孔一进入到储液箱,通过溢流孔一的溢流作用,吸收冲击能量,缓和冲击,在汽车发生较大程度的撞击时,吸能盒受压至于液压缸二的活塞杆相低靠,推动液压缸二的活塞杆,使储液腔二受压,储液腔二内的液压油进入到储液腔一内,此时,溢流孔一不能快速的缓解储液腔二内的压力,致使储液腔一内压力骤然升高,推动液压缸一的活塞杆向远离内车厢的方向运动,即内车厢向汽车的前方运动一段距离,能够极大的缓和冲击,避免校车受撞击时,内车厢内的学生受到惯性力作用而发生意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家豪,未经梁家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3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上扰流板
- 下一篇:机动车辆塑料车身面板和机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