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校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3209.0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4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梁家豪;林佳敏;苏加诺;陶沁源;王翰;徐菁翊;杨博驭;应予旷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家豪 |
主分类号: | B62D31/02 | 分类号: | B62D31/02;B60R19/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车 | ||
1.一种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外车厢(11)和一内车厢(12),所述外车厢(11)与内车厢(1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车厢(11)具有一底板(13),所述内车厢(12)的底部通过一个支撑结构与所述底板(13)滑动连接,所述内车厢(12)与外车厢(11)之间还设置有能够在内车厢(12)相对外车厢(11)运动时缓和内车厢(12)受到的冲击力的第一缓冲结构,所述外车厢(11)的前端设置有一吸能盒(2),所述吸能盒(2)内设置有第二缓冲结构,所述吸能盒(2)与外车厢(11)之间通过若干根导柱(14)相连,所述吸能盒(2)能够与所述导柱(14)相对外车厢(11)运动,所述吸能盒(2)与外车厢(1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吸能盒(2)与外车厢(11)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根固定设置在底板(13)上的支撑柱(31),所述支撑柱(3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滑板(32),所述内车厢(12)的底部开设有与支撑柱(31)一一对应的滑槽(33),所述滑槽(33)沿汽车前后方向分布,所述滑板(32)插设在所述滑槽(33)内,所述滑板(32)的上下两端面均开始有凹槽一(34),所述滑槽(33)上开设有与所述凹槽一(34)对应的凹槽二(35),所述凹槽一(34)和凹槽二(35)之间设置有滚珠(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结构包括若干个液压缸一(41),所述液压缸一(41)的活塞杆与内车厢(12)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外车厢(11)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具有储液腔一(42),所述第一缓冲结构还包括与液压缸一(41)一一对应的液压缸二(43),所述液压缸二(43)的活塞杆插设在所述外车厢(11)上,所述外车厢(11)上固定设置有一支撑板(44),所述液压缸二(43)的缸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44)上,所述液压缸二(43)的活塞杆的外端与吸能盒(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液压缸二(43)具有储液腔二(45),所述储液腔一(42)与储液腔二(45)之间通过液压管相通,所述外车厢(11)上固定设置有一储液箱(46),所述液压缸二(43)上设置有溢流孔一(56),所述溢流孔一(56)处连接有使储液腔二(45)与储液箱(46)相通的液压管,所述内车厢(12)与外车厢(11)之间设置有若干复位弹簧一(57),所述储液腔二(45)内设置有复位弹簧二(5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2)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缓冲结构包括若干条固定在吸能盒(2)内的簧片(6),所述簧片(6)的两端与吸能盒(2)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簧片(6)的中部向外车厢(11)的正前方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结构包括若干个液压缸三(71),所述液压缸三(71)的缸体固定在所述支撑板(44)上,所述液压缸三(71)的活塞杆插设在所述外车厢(11)上且活塞杆的外端与吸能盒(2)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三(71)的缸体与支撑板(44)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三(72),所述液压缸三(71)具有储液腔三(73),所述液压缸三(71)的缸体上开设有溢流孔二(74),所述溢流孔二(74)处连接有使储液腔三(73)与储液箱(46)相通的液压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46)包括一个密闭的箱体(51),所述箱体(51)的上端开设有若干通气孔一(52),所述箱体(51)的上端还套设有箱盖(53),所述箱盖(53)具有一翻边(54),所述翻边(54)上开设有通气孔二(55),所述通气孔二(55)的轴线与箱盖(53)的上表面之间呈60°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车厢(12)上开设有车门一,所述外车厢(11)上开设有与车门一对应的车门二(81),所述内车厢(12)上与车门一对应的门框和外车厢(11)上与车门二(81)对应的门框之间通过橡胶片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车厢(12)和外车厢(11)之间具有驾驶舱,所述外车厢(11)上设置有连通外界与驾驶舱之间的车门三(8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家豪,未经梁家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32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上扰流板
- 下一篇:机动车辆塑料车身面板和机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