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气缸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9820.8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6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勇;何海珠;李春;王垣钦;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42 | 分类号: | F02F1/4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涡轮 增压 发动机 缸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部件,具体为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气缸盖。
背景技术
发动机气缸盖的主要功能是与曲轴箱、活塞等零部件共同形成燃烧室,并且为其它零部件提供安装位置。在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中,气缸盖排气道连接燃烧室与废气涡轮增压器,其作用是在发动机排气冲程时,使燃烧室内的燃烧废气快速并尽量多的排出,以驱动废气涡轮增压器工作。因此气缸盖排气道的结构直接影响排气阻力和废气能量的利用,对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故为了保证发动机有尽可能高的充气系数,气缸盖排气道应当有足够大的流通截面积。而影响排气道流通截面积的主要因素是气缸盖燃烧室形状和气缸盖气门组件安装结构。当气缸盖燃烧室形状确定后,排气道可根据燃烧室形状确定排气入口流通截面积理论最大值。但是在实际的排气道设计中,由于需要考虑到气门组件的安装,因此排气道顶部的轮廓线往往与理论最佳轮廓线间存在一定偏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气缸盖,在满足气门组件安装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排气道的流通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气缸盖,包括气缸盖本体,在气缸盖本体内开设有排气道,该排气道在其进口端及靠近进口端的部分分为两条支道,整段排气道的宽度从进口端至出口端方向逐渐增大,至排气道长度的25%~35%处达到最大值,从该处开始宽度逐渐减小,至排气道长度的55%~65%处开始宽度保持一致。
所述排气道中两条支道的截面呈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排气道结构进行改进,在气缸盖排气道的高度受到气门组件安装限制的情况下,排气道仍然能够具有较大的流通截面积,进而提高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充气系数,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有气门组件时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沿L1-L1线的剖视旋转图;
图3是图1中沿L2-L2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气缸盖,包括气缸盖本体2、排气道1和设置在气缸盖2上的排气门3,排气道1在其进口端及靠近进口端的部分分为两条支道11,在支道11的入口压装气门座圈4,该气门座圈4与排气门3配合对支道11入口密封。在气缸盖2上设置有气门导管5,所述排气门3安装在该气门导管5中,由气门导管5对排气门3进行导向和传热。可见为了满足气门导管的安装,排气道1顶端的实际轮廓线12与理论轮廓线13间存在偏差。参见图2,整段排气道1的宽度从进口端至出口端方向逐渐增大,至排气道长度的25%处达到最大值,从该处开始宽度逐渐减小,至排气道长度的55%处开始宽度保持一致。参见图3,排气道中两条支道11的截面呈椭圆形。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整段排气道1的宽度从进口端至出口端方向逐渐增大,至排气道长度的35%处达到最大值,从该处开始宽度逐渐减小,至排气道长度的65%处开始宽度保持一致,其与所有技术特征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中,整段排气道1的宽度从进口端至出口端方向逐渐增大,至排气道长度的30%处达到最大值,从该处开始宽度逐渐减小,至排气道长度的60%处开始宽度保持一致,其与所有技术特征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98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窃电采样器
- 下一篇:一种功率半导体芯片测试用覆铜陶瓷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