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停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3570.5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7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董伟;王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伟;王长龙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10127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停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密度高的自动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汽车保有量逐年提高,随之而来的便是汽车停车难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最常用的停车场仍旧是以平面停车场为主,此类停车场的最大问题就是停车密度很低,通常停车密度小于60%,也就是说10000平方米的停车场,用于停车的空间不会超过6000平方米。随着技术发展,出现了立体车库这种停车方式,虽然立体车库采用立体举升轨道,可以解决停车场占地面积大,停车密度低的问题,但是由于立体车库前期投入成本大(平均投资为百万元以上),建设周期长(平均建筑施工周期大于六个月),同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建设,需要占用整块地下、地面、及地面以上空间,后期维护费用高,因此立体车库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际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停车装置,停车密度高,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无需大量基础土建,施工周期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自动停车装置,包括车辆引导轨道、车辆举升装置和车辆平移轨道,其中所述车辆平移轨道包括半圆轨道部分和直线轨道部分,在所述车辆平移轨道中设有停车的车位,装置工作时,车辆一侧的车轮在所述车辆平移轨道上移动;
车辆由所述车辆平移轨道的车辆出入端进出,在所述车辆出入端的车辆驶入侧和车辆驶出侧均设有车辆引导轨道和车辆举升装置,其中车辆驶入侧的车辆引导轨道和车辆举升装置均设置于所述车辆平移轨道外,车辆驶出侧的车辆引导轨道设置于所述车辆平移轨道外,车辆驶出侧的车辆举升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辆平移轨道内,所述车辆举升装置包括两个车辆举升轨道,车辆两侧的车轮分别通过所述车辆举升轨道越过所述车辆平移轨道在车辆出入端的半圆轨道部分;
所述车辆平移轨道上设有内侧驱动链条和外侧驱动链条,在所述内侧驱动链条和外侧驱动链条上设置有用于推动车辆的前轮移动的平移推动辊,所述平移推动辊等间距设置,且所述平移推动辊之间的间距与车辆平移轨道内的车位长度相等。
所述车辆引导轨道上设有驱动链轮、驱动链条和从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所述驱动链条相连,所述驱动链条上设有用于推动车辆的前轮移动的引导推动辊。
所述车辆引导轨道包括引导轨道支架,所述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分别安装在所述引导轨道支架的架体两端,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引导轨道支架的架体上;在所述引导轨道支架的架体上安装有平滑辊,车轮即在所述平滑辊上移动;所述车辆引导轨道通过所述引导轨道支架安装于地面上。
所述车辆举升轨道包括驱动链条、驱动链轮、从动链轮、举升支架和举升气缸,所述驱动链轮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所述驱动链条相连,在所述驱动链条上设置有用于推动车辆的前轮移动的推动辊,所述举升支架的架体通过所述举升气缸作用升起或落下。
所述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分别安装在所述举升支架)的架体两端,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举升支架的架体上;在所述举升支架的架体上安装有平滑辊,车轮即在所述平滑辊上移动;所述车辆举升轨道通过所述举升支架安装于地面上。
所述车辆平移轨道包括平移轨道支架,所述内侧驱动链条和外侧驱动链条分别安装在所述平移轨道支架的架体两侧,驱动所述内侧驱动链条的内侧驱动电机以及驱动所述外侧驱动链条的外侧驱动电机分别安装在所述平移轨道支架的架体上,在所述内侧驱动电机和外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安装有驱动链轮,从动链轮安装于所述平移轨道支架的架体上,在所述平移轨道支架的架体上安装有平滑辊,车轮即在所述平滑辊上移动,所述车辆平移轨道通过所述平移轨道支架安装于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停车密度高,在较低的经济投入下可将平面停车场的利用率由不足60%提升至85%。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无需大量土建,不会破坏原建筑物的设计和使用,平均投资仅为十万元级,平均建设周期为三个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图3为图1中车辆引导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车辆举升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车辆平移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车辆平移轨道结构俯视图,
图7(a)~图7(e)为本实用新型在车辆驶入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伟;王长龙,未经董伟;王长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35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线杆底盘
- 下一篇:一种以风力发电为供电源可净化空气的公交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