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抗剪装置的桥梁加固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91446.5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7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袁卓亚;石雄伟;郭力;冯威;赵衍鸿;许冰;马毓泉;柯亮亮;雷丹;苗建宝;杨芳;刘琳;于明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公路研究院;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01/28;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景丽娜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抗剪 装置 桥梁 加固 构造 | ||
1.一种带抗剪装置的桥梁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设在所加固桥梁的梁体需加固区(1)下方且由多块钢板拼装形成的钢套箱,所述钢套箱内设置有多道布设在同一平面上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束(3),多道所述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束(3)均呈平行布设,每道所述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束(3)的前后两端均通过锚固装置(5)紧固固定在所述钢套箱上;每道所述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束(3)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一个位于所述钢套箱内的抗剪装置,所述抗剪装置包括一个套装在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束(3)上的螺旋钢筋(7);多道所述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束(3)中位于左右两侧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束(3)分别为左侧钢筋束和右侧钢筋束,位于所述左侧钢筋束和所述右侧钢筋束之间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束(3)均为中部钢筋束,所述左侧钢筋束上所套装的每个螺旋钢筋(7)右侧、所述右侧钢筋束上所套装的每个螺旋钢筋(7)左侧以及所述中部钢筋束上所套装的每个螺旋钢筋(7)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加劲肋板条(6),所述左侧钢筋束上所套装的每个螺旋钢筋(7)与其右侧所设置的加劲肋板条(6)之间、所述右侧钢筋束上所套装的每个螺旋钢筋(7)与其左侧所设置的加劲肋板条(6)之间以及所述中部钢筋束上所套装的每个螺旋钢筋(7)与其左右两侧所设置的加劲肋板条(6)之间均设置有多个剪力钉(8),多个所述剪力钉(8)底部均固定在所述钢套箱上;所述加劲肋板条(6)与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束(3)呈平行布设且其固定在所述钢套箱的内侧壁上;所述钢套箱内浇筑有混凝土结构(9),多道所述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束(3)、每道所述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束(3)上所套装的螺旋钢筋(7)以及位于所述钢套箱内的所有加劲肋板条(6)和剪力钉(8)均浇筑于混凝土结构(9)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抗剪装置的桥梁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箱包括位于梁体需加固区(1)下方的底部钢板(2)、两个分别布设在梁体需加固区(1)左右两侧下方的纵向钢板和两个分别布设在梁体需加固区(1)前后两端下方的端部堵头钢板(4),两个所述纵向钢板分别布设在底部钢板(2)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端部堵头钢板(4)分别布设在底部钢板(2)的前后两端;所述底部钢板(2)和两个所述纵向钢板均沿所加固桥梁的纵桥向进行布设,两个所述端部堵头钢板(4)均沿所加固桥梁的横桥向进行布设;多道所述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束(3)均沿所加固桥梁的纵桥向进行布设,每道所述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束(3)的前后两端均通过锚固装置(5)紧固固定在两个所述端部堵头钢板(4)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抗剪装置的桥梁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多道所述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束(3)呈均匀布设。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抗剪装置的桥梁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需加固区(1)底部与底部钢板(2)的间距为8cm~15cm,所述加劲肋板条(6)的高度为6cm~10cm,所述剪力钉(8)的高度为6cm~8cm。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抗剪装置的桥梁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剪力钉(8)均与底部钢板(2)呈垂直布设。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抗剪装置的桥梁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剪力钉(8)沿所加固桥梁的纵桥向布设在同一直线上。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抗剪装置的桥梁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钢板(2)和多道所述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束(3)均与梁体需加固区(1)底部呈平行布设。
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抗剪装置的桥梁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纵向钢板均为槽钢,两个所述端部堵头钢板(4)均为角钢。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抗剪装置的桥梁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肋板条(6)为矩形钢板条;所述钢套箱内部前后两侧所设置的加劲肋板条(6)呈对称布设,且所述钢套箱内部前后两侧所设置的剪力钉(8)呈对称布设。
10.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抗剪装置的桥梁加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钢板(2)上布设剪力钉(8)的区域为剪力钉布设区,所述剪力钉布设区的纵桥向宽度为25cm~35cm,前后相邻两个所述剪力钉(8)之间的间距为4cm~6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公路研究院;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未经西安公路研究院;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914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排水泄洪的空心箱型暗涵结构
- 下一篇:一种波形钢腹板组合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