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压楦稳定性的胶鞋用围条压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9682.3 | 申请日: | 2014-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5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巧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巧生 |
主分类号: | A43D44/00 | 分类号: | A43D4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4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稳定性 胶鞋 用围条压合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压楦稳定性的胶鞋用围条压合机。
背景技术
围条,又称胶鞋围条,是指贴设在胶鞋侧面绕鞋底一圈,具有装饰功能的橡胶扁条。围条是用胶水粘接在胶鞋侧面的,然后还需对围条进行压合才能使围条与胶鞋牢固粘接,才能提升胶鞋质量。
以往的胶鞋压合机其上端的锁紧装置对鞋楦的锁紧并不稳定,如在先专利(专利号:201320151948.8)中所介绍的压合机,由于设置在搁置台四周的气缸组件并不能确保同时与鞋楦相接触,必定是依次先后接触的,因此先接触的气缸组件容易推动鞋楦位移,尤其是设置在鞋楦左右两侧的气缸组件,极易使鞋楦发生晃动,一旦发生晃动,围条就很难在固定在胶鞋上,提高了次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提高压楦稳定性的胶鞋用围条压合机,避免鞋楦发生移位。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提高压楦稳定性的胶鞋用围条压合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搁置台,搁置台的上端设置有鞋楦,搁置台的前后左右分别设置有气缸组件,位于鞋楦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锁紧鞋楦的锁紧装置;
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前锁紧装置和后锁紧装置,所述前锁紧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下端弹性连接有橡胶压头;
所述后锁紧装置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下端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根定位针,所述鞋楦的上端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与定位针配合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与橡胶压头之间的弹性连接机构为,第一气缸下端连接压缩筒,压缩筒内设置有压簧,压缩筒的底部安装有可上下运动的压杆,压杆的上端伸入压缩筒内并连接压板,压杆的下端连接有橡胶压头。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前后两个锁紧装置分别对鞋楦进行锁定,前锁紧装置经橡胶压头对鞋楦的脚背面处进行锁紧,后锁紧装置将压块对鞋楦的上端进行压紧锁定,并且经设置有多根定位针插入鞋楦的定位孔内,避免鞋楦发生转动移位的现象,进而使对鞋楦的锁定更加稳定。
两个锁紧装置分别经两个气缸提供动力,从而更精准的控制对橡胶压头和压块的压力,有效保护套在鞋楦上的鞋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压块的局部视图。
其中,1、工作台,2、气缸组件,3、鞋楦,4、前锁紧装置,41、第一气缸,42、压缩筒,43、橡胶压头,5、后锁紧装置,51、第二气缸,52、压块,53、定位针。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提高压楦稳定性的胶鞋用围条压合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置有搁置台,搁置台的上端设置有鞋楦3,搁置台的前后左右分别设置有气缸组件2(左右方向的气缸组件2为显示),位于鞋楦3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锁紧鞋楦3的锁紧装置。
锁紧装置包括前锁紧装置4和后锁紧装置5,前锁紧装置4包括第一气缸41,第一气缸41的下端弹性连接有橡胶压头43;第一气缸41与橡胶压头43之间的弹性连接机构为,第一气缸41下端连接压缩筒42,压缩筒42内设置有压簧,压缩筒42的底部安装有可上下运动的压杆,压杆的上端伸入压缩筒42内并连接压板,压板与压簧的底部接触,压杆的下端连接有橡胶压头43。橡胶压头43可以有效避免前锁紧装置4对套接在鞋楦3上鞋帮的损伤。并且经压簧的弹性缓冲,使橡胶压头43与鞋楦3上的鞋帮形成弹性配合,对鞋帮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后锁紧装置5包括第二气缸51,第二气缸51活塞杆的下端连接有压块52,压块52的底部设置有4根定位针53,鞋楦3的上端开设有4个用于与定位针53配合的定位孔。
通过前后两个锁紧装置分别对鞋楦3进行锁定,前锁紧装置4经橡胶压头43对鞋楦3的脚背面处进行锁紧,后锁紧装置5将压块52对鞋楦3的上端进行压紧锁定,并且经设置有多根定位针53插入鞋楦3的定位孔内,避免鞋楦3发生转动移位的现象,进而使对鞋楦3的锁定更加稳定。即使出现各气缸组件2依次与鞋楦3相接触,鞋楦3也不会出现转动的现象。
两个锁紧装置分别经两个气缸提供动力,从而更精准的控制对橡胶压头43和压块52的压力,有效保护套在鞋楦3上的鞋帮。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巧生,未经林巧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96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