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重型柴油机深度冷热冲击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7919.4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2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东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4 | 分类号: | G01M1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雷速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 柴油机 深度 冷热 冲击 试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技术,具体说是一种中重型柴油机深度冷热冲击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冷热冲击试验是模拟发动机整车处于满载全负荷道路工况时上坡、下坡过程中发动机水套内冷却液急速升温、降温,对发动机及其零部件性能劣化,复合机能劣化,零件劣化等进行评价考核。
根据GB/T19055-2003《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和福特标准深度冷热冲击试验项目要求对中重型柴油机的深度冷热冲击试验进行全面试验涉及到温控、流体、材料等多学科系统,如何更加高效、系统、紧凑地实现对柴油发动机的深度全面试验一直是本领域工程师们的不断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全面试验柴油发动机温度性能的中重型柴油机深度冷热冲击试验系统。
所述中重型柴油机深度冷热冲击试验系统,在被试发动机冷却液入口和出口位置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其特征是:包括高温储能循环系统、常温储能循环系统、低温循环系统、机油温度循环系统、加压泄压装置和发动机入口换热器,紧邻被试发动机冷却液入口和出口设有穿过所述发动机入口换热器的短通,所述加压泄压装置的出口通过加压泄压控制阀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入口连通,所述高温储能循环系统、常温储能循环系统、低温循环系统各自设有循环管道,并在被试发动机冷却液入口和出口处相互并联,其中所述高温储能循环系统通过第一进水切换阀和第一回水切换阀分别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入口主管道和出口主管道连通,所述常温储能循环系统和低温循环系统通过第二进水切换阀和第二回水切换阀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主管道连通,所述高温储能循环系统、常温储能循环系统和低温循环系统在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主管道连通处的系统侧各自设有带水阀的短通。
作为实施例,连接所述发动机入口换热器的短通经过入口换热器出水阀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入口连通,在与发动机冷却液入口连接处通过入口换热调节阀调节,所述发动机入口换热器的入口换热器外循环接口连接外部恒温的循环水。
作为实施例,所述机油温度循环系统设有机油循环换热器,所述机油循环换热器将机油温度循环系统分为相互隔离的机油温控内循环和机油温控外循环,所述机油温控外循环与外部低温储能罐通过循环泵连通,机油温控内循环并接机油内循环加热器,加热器与机油温控外循环的入口管道的连接处同时通过机油内循环温度调节阀与机油循环换热器的出口管道连通。
作为实施例,所述高温储能循环系统设有高温储能进水罐和高温储能回水罐,在进水侧通过高温进水循环泵将设有温控的高温储能进水罐罐内液体经过高温进水循环水阀接入所述第一进水切换阀,在回水侧通过高温回水循环水阀和高温回水循环泵将回水由所述第一回水切换阀接入高温储能回水罐,并循环回所述高温储能进水罐。
作为实施例,所述常温储能循环系统设有常温储能进水罐、常温循环进水换热器和常温储能回水罐,在进水侧通过常温进水循环泵将设有温控的常温储能进水罐罐内液体经过常温循环进水换热器、常温进水循环水阀接入所述第二进水切换阀,在回水侧通过常温回水循环水阀和常温回水循环泵将回水由所述第二回水切换阀接入常温储能回水罐,并循环回所述常温储能进水罐。
作为实施例,所述低温循环系统设有冷媒储能进水罐和低温储能回水罐,在进水侧通过低温进水循环泵将设有温控的冷媒储能进水罐罐内液体经过低温进水循环水阀接入所述第二进水切换阀,在回水侧通过低温回水循环水阀和低温回水循环泵将回水由所述第二回水切换阀接入低温储能回水罐,并通过超低温冷水机组循环回所述冷媒储能进水罐。
作为优化方案,所述冷媒储能进水罐可以同时作为机油温控外循环的外部低温储能罐。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在试验基础上进行试验摸索和理论计算的更新化设计和匹配,满足普通冷热冲击试验能力和预留,以及可以进行常规可靠性试验中的水温控制和机油温度控制。回水罐的设置适合在有限的空间中进行冷热冲击试验,可将进水罐可放置在较远的位置。可以适合禁止外部加热、-40度冲击、外部加热功能模块的情况下使用,也可在要求使用外部强制加热的情况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管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东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东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79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