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晶棒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2442.0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8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02 | 分类号: | B65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071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棒生产运输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晶棒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单晶硅棒是棒状的单晶硅制品,一般重量范围120KG至150KG,硅棒直径约205毫米,长度约1600毫米,单晶棒具有重量大,体积小的特性。现在的单晶硅棒转运操作是由操作工用手将单晶硅棒从取晶小车装运到木质托盘上,这一过程不仅费力,而且操作的危险性很大,很容易造成人员受伤和晶棒的损坏。
单晶生长炉生长出的单晶硅棒,用晶棒取晶车取下后,需要人为运到存放仓库,但是目前是通过人力搬运的方式将重达120KG到150KG的单晶硅棒从晶棒取晶车上转运到木质托盘上。这一过程中,通过人工将单晶硅棒的头部先搬到木质托盘上,再用手将晶棒一点一点地推到木质托盘上。这样做不仅容易造成人身的伤害,而且晶棒还容易受到磕碰,损伤了晶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晶棒转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工搬运晶棒容易伤害晶棒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晶棒转运装置,该晶棒转运装置包括:安装架;底部滚动体,底部滚动体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架上,底部滚动体通过摩擦力驱动放置在底部滚动体上的晶棒运动;侧向导向部,侧向导向部包括位于底部滚动体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侧的侧向导向单元,以避免晶棒偏移。
进一步地,底部滚动体包括多个并列间隔设置的第一滚轮。
进一步地,第一滚轮包括:第一滚轴,第一滚轴设置在安装架上;轮体,轮体套设在第一滚轴上,并可绕第一滚轴的轴线转动。
进一步地,轮体的材质为柔性材料。
进一步地,轮体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进一步地,侧向导向部包括两个侧向导向单元,其中一个侧向导向单元位于底部滚动体的轴向上的一侧,另一个侧向导向单元位于底部滚动体的轴向上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侧向导向单元包括侧向导向轮,侧向导向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架上,侧向导向轮的轴线垂直于底部滚动体的轴线。
进一步地,侧向导向轮沿底部滚动体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以调节两个侧向导向轮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侧向导向轮包括第二滚轴,第二滚轴与安装架之间设置有调节弹簧,调节弹簧的轴线平行于底部滚动体的轴线。
进一步地,两个侧向导向轮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20mm。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晶棒转运装置包括安装架、底部滚动体和侧向导向部。底部滚动体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架上,底部滚动体通过摩擦力驱动放置在底部滚动体上的晶棒运动,侧向导向部包括位于底部滚动体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侧的侧向导向单元,以避免晶棒偏移。通过该晶棒转运装置可以将晶棒运输至木质托盘上,省略了人工搬运的过程,一方面能够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够降低搬运过程对晶棒造成的伤害,提高产品质量,较少废品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晶棒转运装置和晶棒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晶棒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安装架;20、底部滚动体;21、第一滚轮;211、第一滚轴;212、轮体;30、晶棒;40、侧向导向部;41、侧向导向轮;411、第二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术语解释:
单晶硅棒:棒状的单晶硅制品,一般重量范围120KG至150KG,单晶硅棒的直径约206毫米,长度约1600毫米,单晶硅棒又称晶棒,硅棒等。
取晶小车:一种带车轮的单晶硅棒运输装置,用于从单晶生长炉里取出成品的单晶硅棒,并运输到单晶硅棒存放地点。
木质托盘:一种批量盛放单晶硅棒的木质托盘。
单晶硅棒的运输流程如下为单晶生长炉,之后由晶棒取晶车取出并存放至仓库的木质托盘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2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