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左右后门锁扣固定加强板级进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6576.1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4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朱汉强;王义斌;杨俊成;李伟;魏勇波;侯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8/14;B21D28/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晓林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左右 门锁 固定 加强 板级进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左右后门锁扣固定加强板级进模。
背景技术
汽车左右后门锁扣固定加强板形状简单、重量轻,现有工艺方案为四序,需要4套模具和4台设备生产,由于该产品为多个车型共用件,每月产量较大,占用设备资源和人工资源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左右后门锁扣固定加强板级进模,生产效率高、精度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汽车左右后门锁扣固定加强板级进模,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下模板和与所述下模板相匹配的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修边冲孔加工工位、翻边加工工位、整形加工工位、切断加工工位,上模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导正料带的导正销,下模板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导正销相匹配的导正销避让孔,所述上模板的边缘处设置有导套,下模板的边缘处设置有与所述导套相匹配的导柱,所述下模板的首端设置有进料拖板,下模板的尾端下部设置有滑料板。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下模板的尾端处设置有用于将料带托起的弹性顶料销。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加工工位的下方设置有废料盒。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上模板的首尾两端均设置有防护板。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四周均对称设置有用于起吊和翻转模板的起重棒。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四周均对称设置有限制器。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前后侧均对称设置有安全柱存放区。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
1)、该汽车左右后门锁扣固定加强板级进模,将原来的四道工序拆解合并后,在一套模具上实现,采用自动送料,一套模具可以实现卷料到成品的制造过程,节省了开卷和剪切,且生产过程只需要一台设备,减少了设备和人员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2)、该汽车左右后门锁扣固定加强板级进模,上模板和下模板采用导柱和导套导正,料带通过导正销导正,精度高;
3)、该汽车左右后门锁扣固定加强板级进模,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四周均对称设置有起重棒,用于模具起吊和翻转,下模板的尾端处设置有弹性顶料销,用于将料带托起,便于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上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下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带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模板、2-下模板、3-修边冲孔加工工位、4-翻边加工工位、5-整形加工工位、6-切断加工工位、7-料带、8-导正销、9-导正销避让孔、10-导套、11-导柱、12-进料拖板、13-滑料板、14-弹性顶料销、15-废料盒、16-防护板、17-起重棒、18-限制器、19-安全柱存放区、20-横梁、21-模座、22-冲孔加工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左右后门锁扣固定加强板级进模,其包括下模板2和与所述下模板2相匹配的上模板1,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修边冲孔加工工位3、翻边加工工位4、整形加工工位5、切断加工工位6,上模板1上还设置有用于导正料带7的导正销8,下模板2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导正销8相匹配的导正销避让孔9,所述上模板1的边缘处设置有导套10,下模板2的边缘处设置有与所述导套10相匹配的导柱11,所述下模板2的首端设置有进料拖板12,下模板2的尾端下部设置有滑料板13。
具体的,所述下模板2的尾端处设置有用于将料带7托起的弹性顶料销14。
具体的,所述加工工位的下方设置有废料盒15。
具体的,所述上模板1的首尾两端均设置有防护板16。
具体的,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四周均对称设置有用于起吊和翻转模板的起重棒17。
具体的,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四周均对称设置有限制器18。
具体的,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的前后侧均对称设置有安全柱存放区19。
请参考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左右后门锁扣固定加强板制作工艺过程为:a.冲孔;b.切边;c.切边;d.切边;e.翻边;f.冲孔;g.翻边;h.整形;i.冲孔;j.切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武汉)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65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