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置隔震基础的三塔悬索桥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9059.1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4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高;张喜刚;徐国平;裴岷山;李贞新;徐源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1/02 | 分类号: | E01D11/02;E02D27/34;E02D31/08;E02D3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基础 悬索桥 | ||
1.一种设置隔震基础的三塔悬索桥,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塔(1);
分布在中塔(1)两边的边塔(2);
分布在边塔(2)外侧的锚碇(6);
连接锚碇(6)、边塔(2)和中塔(1)的主梁(3);
横跨于边塔(2)和中塔(1),且锚固于锚碇(6)的主缆(4);
连接主缆(4)与主梁(3)的吊索(5);
中塔(1)下方用以固定中塔(1)的中塔基础(7);
边塔(2)下方用以固定边塔(2)的边塔基础(8);
边塔基础(8)下方用以固定边塔基础(8)的边塔基础隔震垫层(9);
设置于边塔基础隔震垫层(9)中的减隔震耗能装置(10)和智能监控装置(11);
地基(12),其中锚碇(6)、中塔基础(7)和边塔基础隔震垫层(9)的下部均固定于地基(12)之上;
主梁(3)与中塔(1)、边塔(2)之间设置的附加刚度(13)和附加阻尼(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隔震基础的三塔悬索桥,其特征在于,在汽车荷载、温度作用、大风及常遇地震等静动力荷载作用下,桥梁通过自身的刚度和阻尼、以及附加刚度(13)和附件阻尼(14)进行抵御,确保桥梁安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隔震基础的三塔悬索桥,其特征在于,当发生罕遇大地震时,除了通过桥梁自身的刚度和阻尼、以及附加刚度(13)和附加阻尼(14)进行抵御外,边塔基础隔震垫层(9)和减隔震耗能装置(10)发生剪切变形、耗散地震动能量,确保桥梁安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隔震基础的三塔悬索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塔基础隔震垫层(9)的厚度为400mm~1000mm,其材料为沙、沙卵石或素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隔震基础的三塔悬索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于边塔基础隔震垫层(9)中的减隔震耗能装置(10)包括“X”型软钢(15)和双曲面摩擦摆支座(16),其中“X”型软钢(15)布置在中间区域,双曲面摩擦摆支座(16)布置在“X”型软钢(15)的四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置隔震基础的三塔悬索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隔震耗能装置(10)的上部、下部分别与边塔基础(8)及地基(12)有效连接,其与边塔基础隔震垫层(9)共同承受边塔基础(8)传递下来的竖向轴力、水平剪力、弯矩和扭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置隔震基础的三塔悬索桥,其特征在于,地震发生后,减隔震耗能装置(10)具有通过桥梁上部结构的自重使桥梁进行自动复位的能力。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置隔震基础的三塔悬索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于边塔基础隔震垫层(9)中的智能监控装置(11)是设置于双曲面摩擦摆支座(16)外侧,通过电缆连接于外部的通过应变监测系统(17)、应力监测系统(18)、自动信息识别系统(19)、远程智能视频监控系统(20)和监控PC终端(21),以实时监测边塔基础(8)、边塔基础隔震垫层(9)和减隔震耗能装置(10)的变形和受力状况,据此可以对大地震引起的大桥基础的动力效应和损伤进行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90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祛痘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分布式污水采集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