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2908.0 | 申请日: | 2014-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6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梅崎信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NO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J15/10 | 分类号: | F16J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刘昕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港***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结构 | ||
1.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外周面的第1部件;
具有与所述外周面同心配置的内周面的第2部件;
具有与第1部件的端面和第2部件的端面对置的端面的第3部件;以及
通过分别与第1部件、第2部件和第3部件紧贴,而分别密封上述各个部件彼此间隙的橡胶状弹性体制的垫圈,其中,
设置有从第1部件的外周面侧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1环状突出部,或从第2部件的内周面侧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第2环状突出部,并且设定从第3部件的所述端面到第1环状突出部或第2环状突出部的轴向距离大于第1部件的外周面和第2部件的内周面之间的环状间隙的径向尺寸,并且
所述垫圈具有:
圆筒形的垫圈本体部,其一个端面紧贴第3部件的所述端面,另一个端面紧贴第1环状突出部或第2环状突出部的平面状的侧面;
第1环状凸部,其被设置于该垫圈本体部的内周面侧,紧贴第1部件的外周面;以及
第2环状凸部,其被设置于该垫圈本体部的外周面侧,紧贴第2部件的内周面,
在未对所述垫圈作用外力的状态下,从所述垫圈本体部的一个端面到另一个端面的距离,比将第1部件、第2部件和第3部件组装到一起的状态下,从第3部件的所述端面到第1环状突出部或第2环状突出部的轴向距离大,并且
在未对所述垫圈作用外力的状态下,所述垫圈本体部的内径大于第1部件外周面的外径,第1环状凸部的前端内径小于第1部件外周面的外径,且所述垫圈本体部的外径小于第2部件内周面的内径,第2环状凸部的前端外径大于第2部件内周面的内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本体部的径向厚度为2~3mm,轴向尺寸为10~11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环状凸部向径向外侧的突出量,大于所述第1环状凸部向径向内侧的突出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环状凸部的前端部分由剖面呈弧形向内侧膨出的曲面构成,所述第1环状凸部的前端部分的两侧由剖面呈弧形向外侧凹陷的曲面构成,所述第1环状凸部的前端部分的曲面与所述第1环状凸部的前端部分两侧的曲面平滑衔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环状凸部的前端部分两侧曲面的剖面曲率半径为1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环状凸部的前端部分由剖面呈弧形的、向内侧膨出的曲面构成,所述第2环状凸部的前端部分的两侧由剖面呈弧形的、向外侧凹陷的曲面构成,所述第2环状凸部的前端部分的曲面与所述第2环状凸部的前端部分两侧的曲面平滑衔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环状凸部的前端部分两侧曲面的剖面曲率半径为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OK株式会社,未经NO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29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涂覆纸负载NiAu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