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毂棘爪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3490.7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6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昇苍 | 申请(专利权)人: | 钜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7/04 | 分类号: | B60B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棘爪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隶属于一种自行车的轮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指一种可产生单向传动的轮毂棘爪结构,以此提升结构强度,且能缩小卡掣间隙。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极其方便的交通工具,其在车架前、后分别设有一车轮,并于车架中设有供踩踏驱动的曲柄踏板,其是利用双脚力量踩踏使其行进,而具有健身、休闲、代步的功能。现有自行车后轮的轮轴上组装有一轮毂以及一链轮支撑件,以供后轮以及后齿盘固定,且后轮的轮毂与链轮支撑件间设有一可单向传动的棘爪结构,当自行车的踏板向正向踩踏时,受链条驱动的链轮支撑件可通过棘爪结构驱动轮毂带动车轮转动,使自行车前进,而在踏板非继续正向踩踏时,则为不影响车轮转动方向,链轮支撑件与轮毂间的棘爪结构会自动呈非啮合状态而形成空转;
现有轮毂棘爪结构主要由一内缘具有棘齿的毂壳、一链轮支撑件及多个棘块所组成,其中棘块可配合单向卡掣毂壳的棘齿,而现有的链轮支撑件的各棘块有的是以一刚性较强的弹性扣件圈束各棘块,使该各棘块限位,并辅助各棘块复位,作动时,毂壳的棘齿与链轮支撑件的棘块卡掣而形成带动,反向作动时,毂壳的棘齿则下压链轮支撑件的棘块,使链轮支撑件形成空转而不带动;
只有当该链轮支撑件仅设置三个棘块时,各棘块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在每一棘块作动时并不会产生弹性扣件连动而相互影响;但为了增加棘块啮合的效率,因此又于链轮支撑件上设置六个棘块,以缩短各棘块之间的距离,正因如此,由于各棘块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当棘块产生动作时,便会连带影响圈束相邻棘块的弹性扣件,使相邻棘块产生非预期中的动作;另外,当棘块持续地作动,该弹性组件便会不断地受到撑张、复位,使该弹性组件非常容易产生弹性疲乏,而影响卡掣啮合动作的顺畅度。
为此部分业者通过调整毂壳的棘齿数目来克服前述问题,然而当棘齿数目较多时,例如棘齿数目为90时,虽可缩小卡掣间隙的反应时间,但其会造成棘齿高度及强度不足,而可以发生滑齿、甚至崩齿损坏的现象。反之棘齿数目为45时,虽然棘齿高度及强度较佳,但卡掣间隙的反应时间长,造成其卡掣声响变慢,而不具响亮性,音感不佳;
换言之,受限于现有轮毂棘爪结构的设计未臻完善,造成其存在有间隙过大造成卡掣不顺畅、又或因间隙小而强度不足的问题,甚至因而使得该棘齿与棘块彼此之间受力不平均而快速地磨损,因此如何改善这些问题,是目前轮毂的重要课题。
因此,本创作人秉持多年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结构的缺失予以研究改良,终于成功的开发出一种轮毂棘爪结构,由此克服现有轮毂无法同时兼具卡掣间隙小及棘齿强度不足所造成的缺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棘爪结构,以此能缩小其卡掣间隙,使卡掣动作更为顺畅,以提升其驱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棘爪结构,其能提高结构强度,避免发生滑齿及崩齿的现象,以增进驱动的确定性,且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此,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下列技术手段,来具体实现各项目的与效能:
一种轮毂棘爪结构,其包含有:
一毂体,该毂体中心具有一供一轮轴穿枢的轮轴孔,且毂体于其中一端具有一环状毂壳,该毂壳内缘形成有多个等角设置的棘齿;
一链轮支撑件,该链轮支撑件枢设于前述轮轴上,且该链轮支撑件具有一对应毂壳棘齿的棘轮筒;
一正位棘爪组,该正位棘爪组是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棘块与齿槽所构成,其中棘块与齿槽的数量为毂壳棘齿齿数的因子,而各齿槽是轴向形成于前述棘轮筒的外表面,且各齿槽内分别设有一个棘块,又各棘块具有受棘齿推压后产生单向卡掣的回复预力;
至少一错位棘爪组,各该错位棘爪组是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棘块与齿槽所构成,其中棘块与齿槽的数量为毂壳棘齿齿数的因子,且各该错位棘爪组的棘块及齿槽数量与正位棘爪组的棘块及齿槽数量相等,另各该错位棘爪组的各该齿槽是轴向形成于前述棘轮筒的外表面,且错位棘爪组的齿槽与正位棘爪组的齿槽呈交错状设置,并先令各该错位棘爪组齿槽与正位棘爪组齿槽形成等角状分布,再令各该错位棘爪组齿槽与该等角保持一角度差,且该角度差总和小于前述每一棘齿至中心的夹角,另各齿槽内分别设有一个棘块,又各该棘块具有受棘齿推压后产生单向卡掣的回复预力;
由此,使各错位棘爪组与正位棘爪组形成异步卡掣传动,而组构成一兼具结构强度与卡掣顺畅性的轮毂棘爪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轮毂棘爪结构,其中该毂体可供多个幅条固定于一环状轮框而形成车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钜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钜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34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