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挖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1253.7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韩家威;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22 | 分类号: | E02F9/22;F15B2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掘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挖掘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主流挖掘机在工作过程中存在频繁起停和往复运动,负载变化剧烈,作业过程中产生巨大的能量,导致系统发热和元件失效,因此,系统能量回收与利用成为挖掘机节能降耗的一项有效措施。
中大吨位的挖掘机在作业过程中,回转机构及动臂在作业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能量损失:挖掘机回转机构减速制动力矩大,频繁的回转动作势必产生巨大的回转制动能量。动臂在下降过程中,存在重力势能的损失。虽然目前部分挖掘机上动臂部分已经采用了流量再生回路,以提高工作装置的作业速度,改善复合操纵性能,降低液压系统的能耗,但是这种回路增加了自身的节流损耗,不能完全实现动臂重力势能的回收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挖掘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挖掘机上动臂的重力势能或回转制动能无法回收与利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将在后文详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挖掘机,包括下车行驶装置和作业装置,所述挖掘机还包括势能回收装置和/或回转制动能回收装置;
所述下车行驶装置包括发动机、动力泵、多路阀和行走装置;
所述作业装置包括动臂缸;
所述势能回收装置包括势能回收马达、势能回收泵和第一蓄能器;
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动力泵的动力输入轴相连;
所述多路阀设置在所述动力泵的出油口与所述行走装置的液压油通口之间的油路上且能控制所述动力泵的出油口与所述行走装置的液压油通口之间的油路是否导通,由所述行走装置的液压油通口输入的液压油能驱动所述行走装置行走;
所述动臂缸的无杆腔的油口与所述势能回收马达的第一油口相连,所述势能回收马达的第二油口与油箱相连;由所述势能回收马达的第一油口流入的液压油能驱动所述势能回收马达的动力输出轴转动;
所述势能回收马达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势能回收泵的动力输入轴相连并能驱动所述势能回收泵的动力输入轴转动;
所述势能回收泵的进油口与油箱相连,所述势能回收泵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蓄能器的液压油通口相连;
所述回转制动能回收装置包括泵马达、回转机构和第二蓄能器;
所述泵马达的油口与所述第二蓄能器的液压油通口相连,所述回转机构与所述泵马达的动力轴相连;所述泵马达包括泵工况和马达工况;
所述泵马达处于泵工况时,所述回转机构能够在惯性作用下驱动所述泵马达的动力轴转动,所述泵马达的动力轴转动过程中能将油箱中的液压油从所述泵马达的油口输入所述第二蓄能器的液压油通口。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动臂缸的无杆腔的油口与所述势能回收马达的第一油口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能控制所述动臂缸的无杆腔的油口与所述势能回收马达的第一油口之间的油路是否导通的第一方向阀;
所述势能回收泵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蓄能器的液压油通口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能控制所述势能回收泵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蓄能器的液压油通口之间的油路是否导通的第二方向阀。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蓄能器的液压油通口与所述泵马达的油口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能控制所述第一蓄能器的液压油通口与所述泵马达的油口之间的油路是否导通的第三方向阀。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多路阀设置在所述动力泵的出油口与所述泵马达的油口之间的油路上且能控制所述动力泵的出油口与所述泵马达的油口之间的油路是否导通;
所述多路阀与所述泵马达的油口之间的油路上还设置有能控制所述多路阀与所述泵马达的油口之间的油路是否导通的第四方向阀;
所述第二蓄能器的液压油通口与所述泵马达的油口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能控制所述第二蓄能器的液压油通口与所述泵马达的油口之间的油路是否导通的第五方向阀。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挖掘机还包括离合器,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马达以及行走机构;
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离合器的一端相连,所述离合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泵的动力输入轴相连;
所述多路阀设置在所述动力泵的出油口与所述行走马达的液压油通口之间的油路上且能控制所述动力泵的出油口与所述行走马达的液压油通口之间的油路是否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12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