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速箱泵送式密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48211.8 | 申请日: | 2014-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3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夏广林;艾晓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广林;艾晓乐 |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J15/447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 地址: | 118300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 箱泵送式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速箱密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减速箱泵送式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减速箱作为一种转速调节机构,已得到广泛使用,内部传动机构以齿轮为主,齿轮采用机油润滑。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原机配的骨架油封产生磨损,经常出现输入或输出轴泄漏,现油田采油以往复式抽油机为主,每台抽油机配备一台减速机,使用量非常大,减速机轴封泄漏一直是困扰采油行业的一大难题。目前,减速箱轴封多采用骨架油封,使用一段时间后,油封唇部与轴摩擦导致轴有较严重磨损,轴封出现泄漏,简单更换骨架油封已不能解决泄漏问题。需设计一种不用大型机械拆卸,不损伤主机,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的密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速箱泵送式密封装置。该装置可以分体装配,不用大型机械拆装,密封装置运行时不损伤主机部件,工作可靠,密封整体尺寸紧凑,使用寿命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速箱泵送式密封装置,包括叶片、主密封胶块、传动座及压盖,其中压盖和传动座均由上部和下部围合成环状结构,所述压盖的内壁上沿径向设有叶片环槽,所述压盖的一侧沿轴向设有与叶片环槽连通的压盖回油孔和沿径向设有与压盖回油孔连通的压盖回油槽;所述主密封胶块、传动座及压盖依次套装于减速箱旋转轴上,所述主密封胶块分别与压盖和减速箱箱体密封连接,所述传动座的外圆上均布有多个叶片,所述叶片容置于叶片环槽内;所述主密封胶块的外表面上设有将压盖回油槽与减速箱内腔连通的主密封胶块回油槽。
所述主密封胶块的内壁沿径向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套装于所述减速箱旋转轴上的辅助密封胶块。所述辅助密封胶块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并两侧分别与主密封胶块内壁上的凹槽线性贴合,所述辅助密封胶块的内孔与旋转轴过盈配合、并随旋转轴旋转。
所述主密封胶块和辅助密封胶块均采用高分子材质。所述主密封胶块与减速箱箱体过盈配合,所述主密封胶块的内孔与旋转轴过渡配合,所述主密封胶块不随旋转轴旋转。
所述传动座的外表面上沿周向均布有多个斜槽,所述多个叶片分别插设于各斜槽内;所述传动座上沿周向还均布有多个径向通孔,所述传动座在各径向通孔处通过第二螺钉与旋转轴连接。
所述压盖的上部和下部两端均对称设有凸耳,各凸耳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压盖的上部和下部两端的凸耳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所述压盖的侧壁通过第一螺钉与减速箱箱体连接。所述压盖的中心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小直径孔径与旋转轴之间设有0型密封圈,所述阶梯孔的大直径端与主密封胶块密封连接,所述传动座容置于压盖的大直径孔内,所述压盖的下部底端设有与叶片环槽连通的压盖收油槽。
所述压盖回油孔为两个、并对称设置于压盖的下部两侧。所述叶片采用耐磨弹性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原机空间尺寸,拆装密封方便。
2.本实用新型利用泵送原理,实现密封处泄漏与回流循环,保证泄露的润滑油不外流。
3.本实用新型可以分体装配,不用大型机械拆装,密封装置运行时不损伤主机部件,工作可靠,密封整体尺寸紧凑,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D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E-E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主密封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K向视图;
图10为图8中B-B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F处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密封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C-C剖视图。
其中:1为第一螺钉,2为叶片,3为第二螺钉,4为螺栓,5为螺母,6为压盖,7为主密封胶块,8为辅助密封胶块,9为传动座,10为0型密封圈,11为压盖回油孔,12为叶片环槽,13为压盖回油槽,14为主密封胶块回油槽,15为压盖收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广林;艾晓乐,未经夏广林;艾晓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82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水解沙发革用高塑性湿法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橡胶减震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