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喷油器检测平台的多级温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39959.1 | 申请日: | 2014-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5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尚勇;邵华锋;殷立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瑞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65/00 | 分类号: | F02M65/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燃油 喷射 系统 喷油器 检测 平台 多级 温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液温控系统,具体地为一种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喷油器检测平台的多级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业中,对其零部件的要求往往较高,尤其对于其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更是要求严格。而发动机燃油系统的喷油器作为发动机的燃料输入口,其每一个节拍的供油都是有严格要求的,过多则使燃烧不充分,最终多余的燃料通过尾气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过少则使发动机的动力供应不足,发动机的性能无法充分体现。因此在汽车行业中对该喷油器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即对其每个节拍的喷油量精确测量从而使之达到标准。
而在对喷油量检测的过程中,其油液的体积是随温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的,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喷油量检测的精度,因此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对整个油箱的油液进行加热使输入到检测设备的油液符合检测所需的油温,而做功后的高温油液又回流到油箱中进行自然降温,由此实现对油液温度一定程度上的控制,从而改善检测的精度问题。但是不难发现,此现有技术的油液温控系统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第一,该现有技术中对油箱的体积是有限制的,即过大的油箱体积将会导致加热过程的缓慢,而过小的油箱体积将会导致回流的高温油液自然降温效果不佳。第二,由于油箱的体积较大,因此其箱体内的油液温度并不是均匀的,也就是说靠近加热器的油液温度较高,而远离加热管的油液温度则较低,所以其油温的不均将导致输送到检测设备的油液温度也无法精确控制。第三,根据热传递的基本原理可以知道,油箱内的油温与外界温度差异越大,其热传递的过程则越迅速,因此为了保证检测所需的油液温度,其油箱内的油温需要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温度,而这一过程中,其油箱内大量的热能浪费在与外界空气的热传递中,也就是说其热能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油箱体积没有限制的加热迅速且热能利用率较高的能精确控制油温的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喷油器检测平台的多级温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喷油嘴检测平台的温控系统:它包括检测单元、油箱和设于该油箱内的一级加热管,油箱的输油口通过送油管与检测单元的进油口相连通,油箱的回油口通过回油管与检测单元的出油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于油箱与检验单元之间的用于加热送油管内油液的二级加热盒和用于降低回油管内油液温度的板式换热器,所述二级加热盒的两端分别与油箱的输油口和检测单元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套于回油管上,其进水端与出水端均分别通过水管与水箱相连通,所述一级加热管、二级加热盒和板式换热器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通过设于送油管上的二级加热盒,可以使油箱内泵送的油液迅速加热到检测所需油温,因此加热过程更迅速。其次,由于有二级加热盒的加热效果,因此油箱内的油温可以控制的较低,使油箱内大量的油液与外界温度差异较小,热交换过程导致的热量损失也就较小,因此其热能利用率较高。最后,由于从油箱内经送油管泵送的油液均是由二级加热盒进行温度控制,所以其输送到检测单元的油液温度控制更为精确。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换热器和油箱进行两次降温较单一的通过油箱箱体容积进行自然降温而言,其对于油箱体积的要求较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油箱上设有用于检测油箱箱体内的油液液位高度的液位继电器、用于检测油箱箱体内的油液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净化油箱内空气的空气过滤器,油箱的输油口上还设有用于过滤输送到送油管内油液的过滤器,所述检测单元上靠近进油口的一端设有用于检测油液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设置液位继电器可以有效控制油箱内的油液体积,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以有效反馈油液温度,便于控制加热器的工作或停止,通过增设空气过滤器和送油管口的过滤器可以提高油箱内的油液净度满足高精度检测单元的用油需求,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反馈检测单元的进油温度,从而控制二级加热盒工作与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油箱内位于输油口与回油口之间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油箱内壁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与油箱内壁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高度均小于油箱内壁高度。通过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可以改变油液在油箱内的流通路径,由此可以防止杂质或者污染物在油箱内的死角处堆积。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平行,且二者的垂面距离等于1/3的油箱宽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加热管为单头电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瑞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瑞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9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噪声启动柴油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双菱转子发动机上的喷油器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