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电路板与壳体一体化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9930.3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8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黄高祥;赖远强;向小飞;赵志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H05K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8 | 代理人: | 孙强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电路板 壳体 一体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低阻抗和低辐射的印刷电路板与壳体一体化结构。
背景技术
医用仪器是精密的仪器,对电磁辐射敏感,同时要求各板卡间阻抗尽量小,以免造成信号衰减问题。常用医用设备的内部各PCB板(电源板、主控板、模拟板等)分别固定到不同的零件上,板卡之间采用导线连接。且板卡之间的连接导线传输电流、模拟信号时会导致较大的电磁辐射干扰。同时,连接导线存在较大的阻抗,容易造成板卡之间的传输信号衰减,加大采集数据的误差,甚至造成测试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阻抗、低辐射的印刷电路板与壳体一体化的结构。
一种印刷电路板与壳体一体化的结构,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的钣金件分别固定连接的模拟电路板、电源电路板,以及与所述模拟电路板、所述电源电路板分别连接的主控电路板;设置所述模拟电路板通过第一板对板连接器与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板对板连接器包括一组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模拟电路板和主控电路板上相互对接的插头和插座;
设置所述电源电路板通过第二板对板连接器与所述主控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边卡连接器和第二边卡连接器,所述第一边卡连接器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控电路板上,所述第二边卡连接器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源电路板上,所述第一边卡连接器通过转接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二边卡连接器连接。
再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头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控电路板上,所述第一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模拟电路板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模拟电路板、所述电源电路板分别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时采用螺紧和/或卡扣结构。。
本实用新型印刷电路板与壳体一体化结构通过采用将印刷电路板与壳体连接的同时,印刷电路板之间采用板对板连接器连接的结构,使印刷电路板在得到壳体稳固支撑的同时,地线与壳体紧密连接,有效屏蔽大部分外部辐射干扰,且省去了连接印刷电路板间的各种导线,有效的避免了因导线问题导致的信号衰减、波动,降低了印刷电路板导通电流、数据交换时电路的阻抗以及导线本身所发出的辐射干扰,使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刷电路板与壳体一体化的结构有更广阔的使用范围,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刷电路板与壳体一体化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刷电路板与壳体一体化的结构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刷电路板与壳体一体化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印刷电路板与壳体一体化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图4所示,一种印刷电路板与壳体一体化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与所述壳体1的钣金件分别固定连接的模拟电路板4、电源电路板2,以及与所述模拟电路板4、所述电源电路板2分别连接的主控电路板3;设置所述模拟电路板4通过第一板对板连接器与所述主控电路板3连接;所述第一板对板连接器包括一组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模拟电路板4和主控电路板3上相互对接的插头301和插座401;
设置所述电源电路板2通过第二板对板连接器与所述主控电路板3连接;所述第二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第一边卡连接器302和第二边卡连接器201,所述第一边卡连接器302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控电路板3上,所述第二边卡连接器201固定设置于所述电源电路板2上,所述第一边卡连接器302通过转接印刷电路板6与所述第二边卡连接器201连接。
再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头301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控电路板3上,所述第一板对板连接器的插座401固定连接于所述模拟电路板4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模拟电路板4、所述电源电路板2分别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时采用螺紧和/或卡扣结构。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结合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99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向阀
- 下一篇:一种盐酸厄洛替尼B型晶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