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加接触器绝缘性能的防护罩及外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0824.0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4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蔡洪洲;张红伟;靳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穆瑞丹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接触器 绝缘 性能 防护罩 外壳 结构 | ||
1.一种增加接触器绝缘性能的防护罩,安装于所述接触器的壳体(1)上,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误接触安装于所述壳体(1)上的若干相带电导体,若干相所述带电导体成一排设置,所述防护罩包括位于各相所述带电导体的朝外侧的接线防护用墙壁(21);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接线防护用墙壁(21)内并与所述接线防护用墙壁(21)形成第一包围结构的若干个相间绝缘墙壁(22),若干个所述相间绝缘墙壁(22)均匀间隔设置且相邻所述相间绝缘墙壁(22)之间设置所述带电导体;所述相间绝缘墙壁(22)插入所述带电导体与所述壳体(1)的绝缘挡壁(11)之间的间隙(6)内,以形成由带电导体最外边缘位置(B)开始,沿着所述相间绝缘墙壁(22)表面直线爬行,然后折向向上爬行至所述壳体(1)上最靠近所述带电导体的壳体最内边缘位置(D)的最短漏电路径(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接触器绝缘性能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防护用墙壁(21)长度延伸方向与成排的若干相所述带电导体排列方向平行,所述相间绝缘墙壁(22)与所述接线防护用墙壁(21)垂直连接并朝所述带电导体内侧延伸,以使所述相间绝缘墙壁(22)沿所述带电导体内侧延伸的长度与所述带电导体在若干相所述带电导体排列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加接触器绝缘性能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防护用墙壁(21)连接于所述相间绝缘墙壁(22)位置处成型有与若干个所述绝缘墙壁(11)数量一致并与若干个所述绝缘墙壁(11)形成卡接配合的卡口(2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加接触器绝缘性能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配合为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加接触器绝缘性能的防护罩,其 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线防护用墙壁(21)对面的挡线防护用墙壁(23),所述带电导体包括一端伸进所述壳体(1)内侧的接触板,所述接触板伸进所述壳体(1)内侧的端部上设置静触头,所述挡线防护用墙壁(23)挡在各相所述带电导体与所述接触板的伸进所述壳体(1)内侧的端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加接触器绝缘性能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间绝缘墙壁(22)朝所述带电导体内侧延伸至靠近所述带电导体的中间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加接触器绝缘性能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间绝缘墙壁(22)朝所述带电导体内侧延伸至与所述挡线防护用墙壁(23)连接,所述相间绝缘墙壁(22)与所述挡线防护用墙壁(23)形成第二包围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增加接触器绝缘性能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接线防护用墙壁(21)与所述挡线防护用墙壁(23)之间的防护罩顶盖(24),所述防护罩顶盖(24)与所述接线防护用墙壁(21)连接处为弧形形状。
9.一种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各个相间绝缘墙壁(22)部分插入于所述壳体(1)上安装的带电导体与相邻的绝缘挡壁(11)之间的间隙(6)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挡壁(11)朝向外侧的边缘上且靠近所述防护罩安装位置处成型有缺口结构(7),以形成由所述带电导体的边缘最外端位置开始,沿着所述相间绝缘墙壁(22)表面直线爬行,然后折向沿着所述接线防护用墙壁(21)或所述壳体(1)的所述绝缘挡壁(11)的表面爬行至所述缺口结构的缺口角点(71)的最短漏电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08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