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层叠式物品容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7540.6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8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史中伟;吉永林;姜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10 | 分类号: | B65B5/10;B65B35/4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00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物品 容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层叠式物品容纳装置及层叠方法。
背景技术
袋装奶粉常以竖直方式放置在包装箱内,每袋袋装奶粉的高边、宽边所在该面与包装箱底部接触并受到包装箱底部的支撑作用,所有袋装奶粉呈矩阵排列在包装箱内。装箱过程需要在相邻两列或者相邻两行的袋装奶粉间放置一些起到分隔作用的纸板。现有技术中此类装箱工艺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装箱前先将纸板放置在包装箱内,包装箱内部空间被纸板隔开成多个独立的空间,接着袋装奶粉逐一放入由纸板分隔出来的空间内,最终袋装奶粉以规整的阵列排列方式放置在包装箱内。人工装箱方式存在效率低、生产成本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替代人工操作方式的一次动作即可放置预定数量的袋装奶粉到包装箱内的层叠式堆垛容纳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层叠式物品容纳装置包括限位机构Ⅰ、限位机构Ⅱ、推包机构、载物机构,所述限位机构Ⅰ、限位机构Ⅱ、推包机构、载物机构之间形成敞开式的储物区,所述限位机构Ⅰ、限位机构Ⅱ位于储物区相对的两侧,所述推包机构包括推板,所述推板上设有支撑面,所述载物机构包括载物板,所述载物板上设有载物面,所述推板和载物板都位于限位机构Ⅰ、限位机构Ⅱ之间,所述储物区位于载物面朝向上的开口为单个物品进入储物区的填装口,所述储物区位于支撑面朝向上的开口为整列物品移出储物区的出料口,所述载物机构上设有丝杆升降组件,所述载物板安装在丝杆升降组件上,所述载物面在丝杆升降组件的作用下与填装口的距离可无级调节,所述推板在限位机构Ⅰ、限位机构Ⅱ之间运动,所述推板运动方向与载物板运动方向倾斜相交,所述推板上设有凸出部,所述支撑面在凸出部的部分与载物面相交。
敞开式储物区为长方体结构,载物面在丝杆升降组件的作用下与填装口的距离可无级调节,载物板位于填装口时储物区的空间要小于载物板远离填装口时储物区的空间,因此储物区的大小受载物板的影响。从填装口装入的物品需要在载物板进一步远离填装口的情况下才能在储物区内获得足够的放置空间。推包机构的推板运动方向朝向出料口,因此推板向储物区所在位置运动时也会影响储物区的大小。在推板运动时必定带动在先放置在储物区内的物品整体向外运动。
储物区的空间大小在工作过程中受到载物板和推板的运动的影响而改变,这仅在对固定数量或者固定规格的物品进行操作的前提下。为了能对不同数量以及不同规格的物品进行装箱操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限位机构Ⅰ包括丝杆伸缩组件和限位板Ⅰ,所述限位板Ⅰ上设有限位面Ⅰ,所述限位板Ⅰ安装在丝杆伸缩组件上,所述限位机构Ⅱ包括限位板Ⅱ,所述限位板Ⅱ上设有限位面Ⅱ,所述限位面Ⅰ和限位面Ⅱ处于相对的位置关系,所述丝杆伸缩组件的伸缩方向垂直于限位面Ⅰ。这样在宽度方向上可以改变储物区的大小,具体的,限位板Ⅰ远离限位板Ⅱ的情况下储物区的空间增加,限位板Ⅰ靠近限位板Ⅱ的情况下储物区的空间减少。
限位板Ⅰ和限位板Ⅱ所处位置不能与推板的运动范围干涉,否则推板在其运动方向上会受到限位板Ⅰ、限位板Ⅱ的阻挡作用,造成物品不能被推出储物区的故障。为进一步增加储物区空间的变化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推板包括主板和扩展板,所述主板呈扁平的长方体状,所述扩展板呈L形的板状结构,所述扩展板上设有呈九十度内凹的两条直角边,所述扩展板在一条直角边所在位置设有定位孔,所述扩展板在另一条直角边所在位置设有滑槽,所述主板的一边设有定位销,所述主板在与设有定位销的该边相邻的一边设有滑块,所述主板与扩展板之间通过定位销嵌入在定位孔内、滑块嵌入在滑槽内连接在一起,所述扩展板位于主板的对角线延伸方向上。扩展板从主板上移除后限位板Ⅰ在储物区宽度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得到进一步增加,在不干涉推板的情况下扩大了储物区空间可调节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75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