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塞防尘罩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16181.2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9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周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42344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防尘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防尘罩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塞防尘罩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器卡钳活塞的一端采用矩形圈密封产生液压力,为了防止灰尘和泥水进入活塞和缸体之间,需要在活塞的外端安装活塞防尘罩。活塞防尘罩的失效会加剧矩形圈的磨损,导致制动失效,影响行车安全。
由于活塞防尘罩的骨架结构、尺寸精度以及胶料特性均会影响其使用寿命,故在活塞防尘罩的加工难度较大,加工过程中常常易出现飞边清除困难,成型件粘性大,不易脱模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活塞防尘罩模具,其成型件与飞边连为一体,易于剔除,且产品成型后,脱模十分方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塞防尘罩模具,包括上模、中模、上模板以及中模板,所述中模板位于所述上模板的下方,所述上模固定在所述上模板上的上模安装孔中,所述中模固定在所述中模板上的中模安装孔中,所述上模与所述中模的接触面处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使成型件与飞边连为一体的连通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连通槽位于所述上模的下表面或所述中模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连通槽为圆形、椭圆形或者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上模与所述上模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中模与所述中模安装孔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还包括下膜和位于所述中模板下方的下模板,所述下模与所述下模板上的下模安装孔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还包括胶料,所述下模中部设有模芯,压模过程中,所述胶料放置于所述模芯的顶部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模芯的侧壁上设有多道跑料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模芯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于老化胶跟随成型件的飞边脱离所述的模芯的摩擦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下模的外壁上设有利于飞边脱离的撕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塞防尘罩模具在上模与中模的接触面处设置了一个或多个连通槽,连通槽可以容纳模具压模过程中从上模与中模之间的缝隙流出的胶料,从而使得成型件与飞边连为一体,连为一体的飞边不但剔除方便,而且成型件脱离模具时会带出飞边,从而避免飞边滞留在模具上,影响模具的装配精度。模芯的侧壁上和下模的外壁上分别设有摩擦槽和撕边槽,其中摩擦槽可以防止老化胶在模芯上的滞留,而撕边槽可以使得分型面处的飞边与成型件连为一体,更容易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活塞防尘罩模具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活塞防尘罩模具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模具单元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上模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中模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下模的正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下模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下模的A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下模的B局部放大图。
图中:
1、上模板;2、中模板;3、下模板;4、上模;5、中模;6、下模;7、连通槽;61、模芯;9、跑料槽;10、摩擦槽;11、撕边槽;12、压模板;13、模具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活塞防尘罩模具,包括上模板1、中模板2、下模板3、压模板12以及模具单元13,图1中仅示出一个模具单元13。压模板12、上模板1、中模板2以及下模板3从上到下依次堆叠。其中,压模板12用于防止上模4从上模板1中脱落,上模板1、中模板2以及下模板3上分别设有25个上模安装孔、25个中模安装孔以及25个下模安装孔,上模板1上的上模安装孔、中模板2上的中模安装孔以及下模板3上的下模安装孔位置对应,位置对应是指上模安装孔的中轴线、中模安装孔的中轴线以及下模安装孔的中轴线共线。一组位置对应的上模安装孔、中模安装孔以及下模安装孔能够安装一个模具单元13。故本实施例提供的活塞防尘罩模具包含有25个模具单元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未经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61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