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环保船舰动力装置保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2937.8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0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吕鹏辉;苏良兴;杨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1/14 | 分类号: | B63H1/14;B63H1/26;B63H1/2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王汛琳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环保 船舰 动力装置 保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型环保船舰动力装置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船舶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船舰运行已经发展成为自动化船舰技术,原始的人类控制海洋的观念也开始转变。古代船桨多为木制船桨,只能适合小水域的小船航行,而航行到江河湖海时,近代采用了钢制船桨,对船舰的驱动力大大的提升;船舰通常在船尾还有设有螺旋桨,以便更好的驱动船舰,现代化的船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让人类获得了高效率的航行的同时却也带来对水生态的破坏。生态环保概念的提出,对船舰航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船舰航行往往会因为船舰自动化的动力船桨对水下生物造成意外的刮伤或杀戮,同时船桨设计的不合理也让水草及水中垃圾卷入船舰船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酿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水体无害、运行时不影响过往的水生生物,同时实现避免水草及其他水中垃圾的生态环保船舰动力装置保护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型环保船舰动力装置保护系统,由若干个单体船桨组成,所述的单体船桨包括桨毂、钢板桨叶、加固筋、第一横辐和第二横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船桨还包括第三横辐、第四横辐、第一固定辐、第二固定辐和帆布桨叶;所述的第三横辐、第一固定辐、第四横辐和第二固定辐顺序连接组成回行框架,所述的帆布桨叶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回行框架上,并采用压合方式与所述的钢板桨叶铰接起来构成完整的桨叶;所述的第一横辐和第二横辐平行固定安装在所述的钢板桨叶上,所述的桨毂与所述的钢板桨叶固定连接;所述的加固筋顺序贯穿于所述的桨毂、钢板桨叶和帆布桨叶,与所述的桨毂、第一横辐、第二横辐、第三横辐和第四横辐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桨毂与所述的钢板桨叶焊接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加固筋与所述桨毂采用焊接模式固定连接,与所述帆布桨叶采用链条铰接模式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帆布桨叶采用链条铰接模式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回行框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横辐和第二横辐采用焊接模式平行固定安装在所述的钢板桨叶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复合型环保船舰动力装置保护系统由若干个所述的单体船桨通过模块化活性固定组合而成,所述的复合型环保船舰动力装置保护系统采用螺旋桨的桨叶结合模式,形成倾斜角度的桨叶构成模式。
作为优选,所述的复合型环保船舰动力装置保护系统由2-6个所述的单体船桨构成,桨叶越多,桨的振动越小,工作时对水产生离心运动,进而驱动船舰前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合型环保船舰动力装置保护系统,其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1、通过对桨叶的构成采用特殊组合,让钢板与帆布桨叶拼接成新型桨叶,它既保证船桨的硬度来提供动力,又能够防止船舰运行时,钢板船桨刮伤或撞击水生生物,新型桨叶末梢采用帆布桨叶露出船舰外与水下生物接触;
2、通过对船桨单体的重新设计,以螺旋桨的构成模式组合一个完整的船舰船桨,使得船桨在运行时对水产生一种离心运动,防止水草或水中垃圾卷入船桨,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提供一种四周动态平衡驱动前进;
3、 该船桨既可用于普通小船,渔船,赛艇等,也可组合成完整的船舰驱动船桨,用于动力船舰远洋于大江大海。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方案,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但该描述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29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