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柱塞泵功率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2424.7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7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汪立平;袁才富;李童;韦磊;林大超;华海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立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22 | 分类号: | F04B49/2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213167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柱塞 功率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柱塞泵功率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中常用到液压柱塞泵,功率控制为普遍采用的控制方式。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几种功率控制泵,虽结构原理设计各有特点,却都有各自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利用改变压差进行功率控制方式的,会使系统效率降低;利用杠杆结构反馈功率控制方式的虽然控制精度高,但零件多且复杂,成本较高;利用杠杆带动阀套(体)反馈控制方式的虽然结构简单,但功率曲线由两根直线代替,与理想的曲线拟合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零件少,成本低、控制精度高的液压柱塞泵功率控制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柱塞泵功率控制装置,具有阀体(1)、阀芯(2)、弹簧座(3)、调节装置(4)、反馈杆(5)、弹簧(6)和弹簧套(7);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进油口P、出油口A和泄油口T;所述阀芯(2)设置在阀体(1)内,阀芯(2)与阀体(1)形成二位三通结构,阀体(1)与阀芯(2)在阀芯(2)一端形成泄油腔B;所述阀芯(2)设置有二个不同直径的台阶,进油口P的压力油通过台阶加载,另一端由弹簧(6)通过弹簧座(3)预设力,阀芯(2)中心设置有泄油孔C;所述弹簧(6)设置在弹簧套(7)内;所述弹簧套(7)设置在阀体(1)内,弹簧套(7)一端半球接触在反馈杆(5)上;所述阀体(1)上在阀芯(2)与弹簧套 (7)之间设置有泄油腔D,泄油腔D通泄油口T;所述泄油腔B经泄油孔C、泄油腔D通泄油口T;所述反馈杆(5)为L形状,一端铰链在调节装置上(4),折线段与柱塞泵变量活塞(8)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液压柱塞泵输出功率曲线由调节装置(4)、弹簧(6)、反馈杆(5)共同设定,调节装置(4)设定功率大小,弹簧(6)和反馈杆(5)设定功率曲线形状。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液压柱塞泵功率弹簧为变节距弹簧。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反馈杆(5)折线段对液压柱塞泵输出功率曲线进行修正调节;折线段角度α根据柱塞泵变量活塞行程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与变量活塞(8)接触的折线段,其形状根据功率需求设置为直线或圆弧形。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装置(4)具有偏心销(4a)和锁紧螺母(4b);所述功率调节完成后偏心销(4a)通过锁紧螺母(4b)锁死在阀体(1)上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弹簧套(7)外径与阀体(1)之间为间隙配合,间隙值为0.02~0.1mm,弹簧套(7)内孔与阀芯(2)的同轴度小于0.1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及的功率控制方式结构简单,零件少,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提及的控制方式功率曲线与理论曲线拟合度高,控制精度高;
(3)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控制方式,不会引起系统的效率的额外降低,能维持系统高效率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 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馈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曲线例图,实线1为实际曲线,虚线2为理论曲线;
附图中标号为:阀体1、阀芯2、弹簧座3、调节装置4、偏心销4a、锁紧螺母4b、反馈杆5、弹簧6、弹簧套7、柱塞泵变量活塞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立液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立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024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