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RIG-B延时自动补偿的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54226.8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9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虎;陈栩;赵永兴;吴军;胡理策;钱鸿;黄小波;吴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7/00 | 分类号: | H04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李向英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码 自动补偿 参考源 基准源 延时 时间差 修正 对接收装置 传输过程 发射源处 时间信号 时钟信号 延时补偿 回复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IRIG‑B延时自动补偿的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A.对接收装置回复的IRIG‑B进行解码,并且以解码后的IRIG‑B码作为参考源;B.以OCXO产生的时钟信号作为基准源;C.将所述参考源与所述基准源进行对比,计算出所述参考源与所述基准源之间的时间差;D.通过预定的延时补偿机制,在发射源处根据所述时间差,对所述解码后的IRIG‑B码进行修正,并且将修正后的IRIG‑B码发送给接收装置。这样不需要增加复杂的设备,就可以实现时间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延时自动补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IRIG-B延时自动补偿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力系统控制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系统中时间的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信息同步传递。目前,常用的时间传递技术主要有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网络时间协议(NTP,Network TimeProtocol)、设备互联协议组(IRIG,Inter Range Instrumention Group)等,它们各有特色,分别用于不同的特定场合。其中,IRIG-B(IRIG时间标准有两大类:一类是并行时间码格式,这类码由于是并行格式,传输距离较近,且是二进制,因此远不如串行格式广泛;另一类是串行时间码,共有六种格式,即A、B、D、E、G、H;它们的主要差别是时间码的帧速率不同,IRIG-B即为其中的B型码。)作为一种重要的时间同步传输的方式,以其突出的优越性能,成为时统设备首选的标准码型,广泛的应用到电信、电力、军事等重要行业或部门。
IRIG-B码的时帧速率为1个/秒,时帧周期为1秒,如图1所示,为一个标准的IRIG-B码的一个帧,其格式为:将每帧等分为100个比特(索引计数),在帧参考点处以“0”开始,以后每隔一个比特间隔增加1,对应附图1中比特的依次数字从0至99;并且每个帧中共有3类码字:位置标示比特(P0~P9)、帧参考比特Pr和信息比特(1、0),且各类码字有不同的脉冲持续时间:“P0~P9”和“Pr”为8ms,信息比特中的“1”为5ms,“0”为2ms,因此在IRIG中是依靠脉冲持续时间以及相对位置来确定码字的。帧速率为1帧/秒,帧起始标志为P0Pr;并且每帧对应的时间信息字段,有BCD和SBS两种时间信息编码,其中BCD编码(起始于P0,终止于P6)是采用2进制分别表示:秒(7比特)、分(7比特)、时(6比特)、天(10比特),每年一个循环;SBS编码(起始于P8,终止于P0)为可选的附加信息,表示当天的秒时刻,共有17比特,每天一个循环;控制功能字段(开始于P6,终止于P8):共有27比特,用于扩展用途,标准中未作规范。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上述IRIG-B通讯方式,如果应用到长距离传输中,时间信息字段以电信号或光信号的形式,从发射源传递至接收装置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延时。IEEE1588(一种高精度时间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协议是针对延时问题,而设计的一种协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时间准确度;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缺陷,如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457715A的专利的背景技术中所提及,当主时钟、从时钟在网络上存在百兆和千兆链路的转换时,会导致其主、从对时存在固定偏差达3us左右。对于多跳交换机或者路由器路径的情况,由于传统网络的存在,势必会导致这样的现象,从而引入主、从固定偏差。
CN103457715A虽然提及了一种增加自动补偿模块的方式,具体地,基于网络链路状态变化进行自动补偿的方法,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因为基于IEEE1588协议的基础,需要同时对硬件和软件进行开发,其存在硬件成本高、开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网络架设成本高等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42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景视频拼接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RSFF的QCLK生成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