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RIG-B延时自动补偿的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54226.8 | 申请日: | 2014-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9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虎;陈栩;赵永兴;吴军;胡理策;钱鸿;黄小波;吴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7/00 | 分类号: | H04L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李向英 |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解码 自动补偿 参考源 基准源 延时 时间差 修正 对接收装置 传输过程 发射源处 时间信号 时钟信号 延时补偿 回复 | ||
1.一种基于IRIG-B延时自动补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对接收装置回复的IRIG-B进行解码,并且以解码后的IRIG-B码作为参考源;
B.以OCXO产生的时钟信号作为基准源;
C.将所述参考源与所述基准源进行对比,计算出所述参考源与所述基准源之间的时间差;
所述参考源与所述基准源之间的时间差的计算方法包括:1).从所述解码后的IRIG-B码中提取准时沿,然后将准时沿信息输入至参考源;2).从发送装置OCXO产生的时钟信号,所述时钟信号生成内部RTC的秒脉冲,然后将所述秒脉冲输入至基准源;3).将所述准时沿信息和所述秒脉冲信息输入至相位比较器进行比较,计算出二者的相位差;
D.通过预定的延时补偿机制,在发射源处根据所述时间差,对所述解码后的IRIG-B码进行修正,并且将修正后的IRIG-B码发送给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预定的延时补偿机制包括:1).计算出当前是一年中的第多少天,然后计算出IRIG-B所需要的控制信息;2)将秒脉冲信号转换成BCD码表示的时间信息,并且步骤1)和步骤2)同时进行;3)将步骤1)和步骤2)中的信息输入至IRIG-B码发生器,生成修正后的IRIG-B码,最后修正后的IRIG-B码进入IRIG-B码发送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RIG-B延时自动补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对IRIG-B解码的方法是首先进入正反向识别模块,经过正反向识别后,输出正向的IRIG-B码;并且所述正向的IRIG-B码还与一个准时延提取模块连接,通过所述准时延模块提取出所述正向的IRIG-B码的准时沿,准时沿进入秒脉冲生成模块,然后才将信号输出至所述参考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IRIG-B延时自动补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的IRIG-B码还与一个IRIG-B码识别模块连接,所述IRIG-B码识别模块能够识别正向的IRIG-B码中时间码和功能码;并且所述IRIG-B码识别模块与所述准时延提取模块并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RIG-B延时自动补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OCXO产生的时钟信号与倍频模块连接,并且输出高速时钟信号;并且所述高速时钟信号会输入至一个滤波模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RIG-B延时自动补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源中有一个内部RTC,所述内部RTC通过OCXO进行维护,并且所述OCXO的时钟会经过过滤校正,然后进入秒脉冲模块,生成秒脉冲之后,再进入时间计数器中,生成时间信息。
6.一种基于IRIG-B延时自动补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装置和发送装置,所述发送装置和所述接收装置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传递;其中,所述发送装置能够接收来自所述接收装置反馈的IRIG-B码;所述发送装置包括修正模块,并且所述修正模块能够按照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种所述的基于IRIG-B延时自动补偿的方法,将修正后的IRIG-B码发送给接收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IRIG-B延时自动补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设置有解码装置,所述解码装置将所述接收装置反馈的IRIG-B码解码后,发送至所述发送装置,所述发送装置将所述解码后的IRIG-B码作为参考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IRIG-B延时自动补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模块包括比较单元和校正单元;所述比较单元将接收来自OCXO的时钟信号作为基准源和将来自所述解码后的IRIG-B作为参考源,并且将二者的差值,反馈至所述校正单元;所述校正单元根据所述差值,自动对所述解码后的IRIG-B码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IRIG-B码发送给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比较单元包括比较器,所述校正单元包括相位超前加法器和相位滞后减法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422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景视频拼接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RSFF的QCLK生成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