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翘乌龙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53250.X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3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范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春霞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周闯 |
地址: | 472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翘 乌龙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翘乌龙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连翘有抗菌、强心、利尿、镇吐等药理作用,并且生命力很顽强,耐寒;耐干旱瘠薄,怕涝;不择土壤;抗病虫害能力强,几乎可以生长在任何质量的土壤里。将野生连翘鲜嫩叶经过茶叶加工工序,加工成壮结、沉重的颗粒状茶型,泡制成茶,既可以对连翘叶进行充分的资源利用,又开发野生茶的新品种,既有防病养生的功效,又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而提供一种口感好、品质高、功效强的连翘茶制作工艺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污染、口感好、产品清香爽口的连翘乌龙茶制作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翘乌龙茶制作工艺,以连翘叶为原料,制备步骤如下:
采摘:连翘叶长至6-8厘米时手工采摘;
摊放:将采摘后的连翘叶平摊在竹筐、竹编簸箕篮或竹篮里,在室温下摊放,摊放时间为2-4小时;
萎凋:将摊放过的连翘叶放在室外进行日光萎凋,摊叶量为每平米400~600克,萎调至连翘叶的含水率为30%-45%;
摇青:在摇青机内摇青,摇青至连翘叶边缘呈现红色,连翘叶中央部分变为黄绿;
杀青:将摇青后的连翘叶放入杀青机内,在120-140℃下杀青3-4分钟;
揉捻:取出杀青后的连翘叶,降温至30~37℃在揉捻机内揉捻3~4分钟;
焙烘:将揉捻后连翘叶在40—50℃下烘焙3~10小时;
干燥:将烘焙后的连翘叶摊放在网筛上,摊叶厚度为1.0-1.5cm,将连翘叶的含水率干燥至6%以下;
包装:将干燥后的连翘叶经过挑选,分级分装,即得产品。
优选的,所述摇青过程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摇青3~4分钟,第二次摇青5~6分钟,第三次摇青10~12分钟。
所述连翘叶采摘时,在顶叶刚开展呈小开面或中开面时,采下二、三片嫩叶,采时要做到“五不”,即不折断叶片,不折叠叶张,不碰碎叶尖,不带单片,不带鱼叶和老梗。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连翘乌龙茶中含有丰富的连翘苷、连翘酯苷A等有益成分,及钙、镁、钾、锌等人体必须的矿物质;通过低温的焙烧使连翘乌龙茶香气敛藏、滋味醇厚、外表色泽油亮,用沸水泡过后的茶汤色金黄、叶底肥厚明亮、绸面光泽、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回甘蜜味、香气馥郁持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连翘乌龙茶制作工艺,以连翘叶为原料,制备步骤如下:
采摘:连翘叶长至6-8厘米时手工采摘;
摊放:将采摘后的连翘叶平摊在竹筐、竹编簸箕篮或竹篮里,在室温下摊放,摊放时间为3小时;
萎凋:将摊放过的连翘叶放在室外进行日光萎凋,摊叶量为每平米500克,萎调至连翘叶的含水率为40%;
摇青:在摇青机内摇青,摇青过程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摇青3.5分钟,第二次摇青5.5分钟,第三次摇青11分钟,摇青后连翘叶边缘呈现红色,连翘叶中央部分变为黄绿;
杀青:将摇青后的连翘叶放入杀青机内,在130℃下杀青3.5分钟;
揉捻:取出杀青后的连翘叶,降温至33℃在揉捻机内揉捻3.5分钟;
焙烘:将揉捻后连翘叶在45℃下烘焙5小时;
干燥:将烘焙后的连翘叶摊放在网筛上,摊叶厚度为1.2cm,将连翘叶的含水率干燥至6%以下;
包装:将干燥后的连翘叶经过挑选,分级分装,即得产品。
实施例1中制备的得到的连翘乌龙茶的检测结果如表1: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连翘乌龙茶中含有丰富的连翘甘、连翘酯甘A等有益成分,及钙、镁、钾、锌等人体必须的矿物质。
实施例2
一种连翘乌龙茶制作工艺,以连翘叶为原料,制备步骤如下:
采摘:连翘叶长至6-8厘米时手工采摘;
摊放:将采摘后的连翘叶平摊在竹筐、竹编簸箕篮或竹篮里,在室温下摊放,摊放时间为2小时;
萎凋:将摊放过的连翘叶放在室外进行日光萎凋,摊叶量为每平米400克,萎调至连翘叶的含水率为30%;
摇青:在摇青机内摇青,摇青过程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摇青3分钟,第二次摇青5分钟,第三次摇青10分钟,摇青至连翘叶边缘呈现红色,连翘叶中央部分变为黄绿;
杀青:将摇青后的连翘叶放入杀青机内,在120℃下杀青3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春霞,未经范春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32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草金杉保健茶
- 下一篇:一种荷叶减肥茶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