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测定水发产品中游离甲醛的实时直接分析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853122.5 申请日: 2014-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4502441A 公开(公告)日: 2015-04-08
发明(设计)人: 李方实;陈玲玲;李壹;刘媛媛;商丽娟;余童魁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7/62 分类号: G01N27/6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1816 江苏省南京市***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快速 测定 水发 产品 游离 甲醛 实时 直接 分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食品安全领域,具体涉及采用DART离子源结合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水发产品中的游离甲醛。

背景技术

甲醛是一种破坏生物细胞蛋白质的原生质毒物,会对人的皮肤,呼吸道及内脏造成损害,麻醉人的中枢神经,可引起肺水肿,肝昏迷,肾衰竭等。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甲醛为致畸,致癌物质,是变态反应源,长期接触将导致基因突变。

食品中甲醛,若经口腔进入人体,会对消化、神经、循环和泌尿系统产生影响,严重者将危及生命。误服甲醛溶液,可致口腔、食管、胃肠损伤,致消化道穿孔,或致休克、昏迷及肝,肾损害。消化系统将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表现。如果不幸口服中毒,将会引起口,咽,食管及胃部灼烧感,伴有口腔黏膜糜烂,上腹疼痛,呕出带血性呕吐物;严重时发生胃穿孔及肝脏损害。故世界各国规定食品中禁止加入甲醛,在食品中的游离甲醛含量不应超出国家标准。但是现在却有一些不法商贩因经济利益驱使,在食品中添加甲醛,甲醛可使食品保质期延长,防止食品变质,起到消毒和杀菌的作用。如水发食品中添加甲醛可以凝固蛋白防腐,改善外观,增加口感;酒类饮料中加入甲醛可以防止浑浊,增加了透明度,这些都使残留在食品中的甲醛严重的危害了人体健康。

目前采用2,4-二硝基苯肼作为试剂检测甲醛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和气质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虽检测准确,灵敏度高,但都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的前处理和色谱分离,耗时长且成本高。液质联用法和气质联用法虽然在准确度和灵敏度上高于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法,但是前处理过程较繁琐。国家标准SC/T3025-2006中采用的是液相色谱法,同样需要前处理和色谱分离,且采用紫外检测器,干扰较大。

直接实时分析质谱(DART)是一种新的质谱电离技术,由美国JEOL公司的J.Laramee和R.Cody于2005年发明。这种离子源可以直接在大气压条件下,中性或惰性气体(如氮气或氦气)经放电产生激发态原子,对该激发态原子进行快速加热和电场加速,使其解析并瞬间离子化待测样品表面的标志性化合物或待测化合物后进行质谱或串联质谱检测。DART样品再也无需冗繁的样品处理和制备,能在几秒钟内分析存在于气体、液体、固体或材料表 面的化合物,从而对样品进行低损耗定性和半定量分析,进而实现样品的实时直接分析。DART可以与飞行时间质谱(time offlight,TOF)、单四极杆和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分析。相比于现行通用的液-质联用技术,DART-MS分析将不再需要繁杂的样品制备和耗时的色谱分离,对于大批量的样品检测时,可以大大缩短样品分析周期,极大减少对化学试剂和人力资源的消耗。

DART不同于ESI或DESI等易受离子或溶剂抑制效应影响的离子化技术,即使有高浓度的盐存在,或有难挥发的溶剂存在,离子信号也极少被抑制。且不产生加合离子(如加钠或钾的分子离子)。DART属于软电离质谱,能够使有机物分子电离而又不产生很多的碎片离子,在正离子模式下主要能够检测到M+·和[M+H]+离子,而负离子模式下主要检测到的是[M-H]-离子,且只产生单电荷离子,简化了质谱图的解析,同时提高了灵敏度,有利于复杂样品的分析。但是DART电离样品时,得到的是复杂混合物的总离子,其质谱图是多种化合物的加合质谱图。采用单级全扫描时,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为提高检测的专属性,一般采用选择母离子进行子离子全扫描方式采集数据,既降低了背景干扰,提高了灵敏度,又保证了待检成分的定性特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的不足,采用实时直接分析离子源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水发产品中游离甲醛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需繁琐的前处理过程,分析快速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直接移取一定量的水发产品浸泡液,在酸性条件下与2,4-二硝基苯腙于60℃的水浴中反应15min,使用实时直接分析离子源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对反应液进行检测,同时样品与对照品的二级质谱图进行对比,从而对水发产品中的游离甲醛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53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