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车辆端定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848741.5 | 申请日: | 2014-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5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泰金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518131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无线 充电 车辆 定位 方法 | ||
1.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车辆端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其中实施该方法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定位系统的车辆端包括第一微控制器、机械装置、充电接收线圈、近场通信模块和霍尔器件;实施该方法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定位系统的非车辆端包括第二微控制器、近场通信识读模块和充电发射线圈;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检测到表征供电按钮接通的第一信号后,控制所述近场通信模块与所述近场通信识读模块进行通信;
所述第二微控制器检测到所述近场通信模块与所述近场通信识读模块通信成功的第二信号后,控制所述充电发射线圈发射磁脉冲信号;
所述霍尔器件根据所述充电发射线圈发射的磁脉冲信号强度输出电信号;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接收所述霍尔器件输出的电信号,并分别对两侧霍尔器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充电接收线圈的偏移方向,并根据偏移方向控制所述机械装置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机械装置移动,具体为:
若所述充电接收线圈左侧的所述霍尔器件输出的电信号均大于所述充电接收线圈右侧对称位置的所述霍尔器件输出的电信号,则控制所述机械装置向左移动;
若所述充电接收线圈左侧的所述霍尔器件输出的电信号均小于所述充电接收线圈右侧对称位置的所述霍尔器件输出的电信号,则控制所述机械装置向右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接收所述霍尔器件输出的电信号,并分别对两侧霍尔器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充电接收线圈的偏移方向,还包括: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对所述霍尔器件输出电信号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确定所述充电发射线圈的位置,并根据所述充电接收线圈的位置确定所述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充电接收线圈的偏移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根据排序结果确定所述充电接收线圈的位置,具体为: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根据排序结果确定输出电信号数值最大的所述霍尔器件位置,根据所述霍尔器件的位置确定所述充电发射线圈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充电发射线圈的位置确定所述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充电接收线圈的偏移距离,具体为: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充电发射线圈的位置,以及所述霍尔器件与所述充电接收线圈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充电接收线圈的偏移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充电接收线圈的位置确定所述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充电接收线圈的偏移距离,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偏移距离不符合预设协议,则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充电接收线圈的偏移方向和偏移距离控制机械装置移动,使所述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充电接收线圈实现对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充电接收线圈的偏移距离小于或等于十公分,则符合预设协议;
若所述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充电接收线圈的偏移距离大于十公分,则不符合预设协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微控制器根据所述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充电接收线圈的偏移方向和偏移距离控制机械装置移动,具体为:
若所述充电发射线圈在所述充电接收线圈左侧的霍尔器件下方,则控制所述机械装置向左移动所述偏移距离;
若所述充电发射线圈在所述充电接收线圈右侧的霍尔器件下方,则控制所述机械装置向右移动所述偏移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泰金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泰金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87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体静电收集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带有无线充电电磁转换的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