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AN总线网络架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41790.6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6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4L12/4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黄健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an 总线 网络 架构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总线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AN总线网络架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 Area Network,CAN)总线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检测和控制系统中,它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串行通信网络,CAN总线将汽车电子设备和汽车底盘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有效的连接了起来,通常CAN总线连接不止一个ECU。
现有技术中,CAN总线系统架构中的两个ECU之间只存在一条CAN路径,当该条CAN路径出现故障时,会造成ECU之间无法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总线网络架构系统,从而保证ECU之间可以正常通信,进而提高总线网络架构系统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AN总线网络架构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电子控制单元ECU,所述至少两个ECU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两两连接,构成环形CAN总线网络结构;若所述ECU所连接的两条CAN总线中任一条发生故障,则所述ECU选择未发生故障的CAN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ECU还包括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和选择单元;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其他ECU发送检测报文;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其他ECU发送的检测响应报文,其中所述检测响应报文携带所述其他ECU的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所述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选择最优CAN路径进行数据传输,其中CAN路径为任一条CAN总线或是至少两条顺序连接的CAN总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ECU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检测响应报文所携带的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或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CAN路径的状态为:故障状态和正常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选择单元具体用于:确定与所述其他ECU连接的两条CAN路径;若所述两条CAN路径均为正常状态,则所述选择单元根据检测响应报文携带的所述其他ECU的标识信息和位置信息选择距离最短的CAN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ECU还包括报警单元:若所述两条CAN路径中的任一条为故障状态,则所述报警单元发送发生故障的CAN路径的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ECU还包括转发单元,所述转发单元,用于转发所述ECU两侧的其他至少两个ECU的数据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总线网络架构系统,包括:至少两个ECU,所述至少两个ECU通过CAN总线两两连接,构成环形CAN总线网络结构。基于环形CAN总线网络结构使得任何两个ECU之间均存在两条CAN路径,当其中一条路径出现故障时,则ECU可以选择另一条正常状态路径与其它ECU进行通信,从而保证了ECU之间的正常通信,同时提高了总线网络架构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AN总线网络架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ECU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AN总线网络架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CAN总线网络架构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电子控制单元ECU,所述至少两个ECU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两两连接,构成环形CAN总线网络结构,若所述ECU所连接的两条CAN总线中任一条发生故障,则所述ECU选择未发生故障的CAN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417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虚拟网络隔离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载网络数据次序完整性的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