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琴鱼火青茶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32042.1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2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雍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雍自玲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L1/3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琴鱼火 青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茶品的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琴鱼火青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琴鱼为安徽省皖南山区特有鱼种,因产自泾县琴溪河而得名。琴鱼属鲈形目虾虎鱼亚目杂食性鱼类,鱼体细长,短小,一般长约5 厘米,前部略呈圆头柱状,后部略侧扁。口出龙须,嘴宽,形似龙首蛇尾,重唇四鳃,槎头秃尾,鳍下尾曲。4 ~ 6 月产卵,一次产卵数百,产后母鱼守护在鱼卵附近,直到仔鱼孵出为止。
野生琴鱼栖生在安徽省泾县琴溪一带,形状十分奇特,琴鱼长不过寸,口生龙须,“龙目鹭首”、“槎头秃尾”,“重唇四腮”,鳍窄尾曲。它的味道十分鲜美,有解毒养生之效,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琴鱼虽是鱼类,却很少作为菜肴烹制,而是以饮茶精品著名。每年清明前后,琴溪桥两岸的村民,便用竹篓、篾篮在琴溪滩头张捕。琴鱼捕获后,被放入盐开水中,并佐以茴香、茶叶、食糖,然后将鱼炝熟,再用炭火烘干,精制成琴鱼干收藏起来。平时或逢年过节可用来沏茶,作为杯中佳茗,招待上门客人。
涌溪火青:鲜叶采自于一罕见的白茶变异品种—涌溪柳叶种茶树。此茶常年与山花为邻,白云作伴,故叶如碧玉、味似花香。采制工艺十八道,生产历史五百载。成品火青,形似珠粒、落杯有声;色如墨玉、油润显毫、汤色杏黄明净,滋味醇正回甜,质优形美,耐泡持久;沏一杯芳香满座,呷一口润肺沁心。实乃茶中之珍品,曾为历朝之贡茶。
琴鱼可佐食、做汤、羹食,不仅仅是味道极为鲜美,而且有解毒养身之功效,早在唐时即为贡品;但不知从何时起,当地人不再烹食琴鱼,而是将琴鱼制成了别具风味的“琴鱼茶”。在阳春三月柳绿桃红时,当地人用特制的三角网等捕捞工具将琴鱼捞起后,趁着鲜活将鱼放进有茶叶、桂皮、茴香、糖、盐等调料的沸水中,煮熟后放到篾匾上晾净除湿,再用木炭火将其烘干至橙黄色就成为别有风味的琴鱼干了;若是密封存放,数月不变形色。
传统的琴鱼茶是按照上述的方式完成,味道加入茶叶、桂皮、茴香、糖、盐等调料,起本味丧失琴鱼的原味。
具有涌溪火青茶以及琴鱼茶结合的新型茶饮料还没有有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琴鱼火青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琴鱼火青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涌溪柳叶种茶鲜叶以及鲜琴鱼为主原料,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1)涌溪柳叶种茶鲜叶处理:
A:杀青:用直径46厘米的桶锅,锅温120—130℃左右,投涌溪柳叶种茶的鲜叶入锅手翻6—7分钟,出锅后抖散水汽;
B:揉捻:杀青之后的鲜叶手工轻轻团揉,达到初步成条并挤出部分茶汁;
C:炒坯:揉捻之后的鲜叶100—110℃抄锅,快速抖炒,散失水分,炒到茶不粘手即可,
D:炒二坯:锅温80—85℃,每锅投入复揉叶1—1.5公斤,慢慢炒烚做形,多炒少抖,至茶叶弯卷,形成虾形,即可出锅,摊凉3—5小时左右后冷库保存,
2)琴鱼处理:
E:清洗:捕获后的鲜琴鱼吐脏之后,用浓度在20%-40%、温度在40-50℃的盐水中浸泡2-3小时,
F:烘干:将浸泡后的鲜琴鱼在80℃-90℃的烤箱中,烘烤1-1.5小时,取出后用冷风机吹制15-20分钟,去除水汽,
G:二次烘干:将除水汽的琴鱼干体,在经120℃-130℃的烤箱中烤制1-1.5小时,取出后放置晾干,并挑选出残次、断裂的干品,
3)合成琴鱼火青茶
H:将炒二坯后的火青茶片精选出长15-20厘米、宽为5-6厘米的叶片,用清水洗净,
I:将二次烘干后的清水喷雾器喷洒表面,并且保持琴鱼表面湿度在2%-5%,
J:将用清水洗净的火青叶搓成长条,
K:将搓成长条和精选出的琴鱼捆扎,琴鱼在捆扎前表面浅涂面糊精,按照鱼身螺旋式捆扎,
L:捆扎后放入烘干机烘干30-40分钟,移到20℃阴凉处摊放2 小时;
J:炒制:将捆扎后的鱼叶放入200℃炒茶锅中手工炒制3-5分钟,摊放20分钟 ;第二次放入250℃炒茶锅中手工炒制5-6分钟,摊放20分钟 ;第三次放入150℃炒茶锅中手工炒制5-6分钟,摊放后即成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茶品与现有的涌溪火青对照相比,具有感官香气、滋味、叶底相当,汤色低浓。一方面具有涌溪火青的茶叶品质特征,同时又结合了琴鱼可泡茶的特性香品质包容到成品茶中。提高了涌溪火青的新品的开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雍自玲,未经雍自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2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