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LOXL2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821708.3 | 申请日: | 2014-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聂勇战;吴开春;董加强;胡思隽;窦建华;唐光波;吴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3;C12N15/867;A61K31/713;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郭婧婧;许亦琳 |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oxl2 基因 用途 及其 相关 药物 | ||
1.一种分离的人LOXL2基因在制备或筛选肿瘤治疗药物,或者在制备肿瘤诊断药物中的 用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选自胃癌。
3.一种降低肿瘤细胞中LOXL2基因表达的分离的核酸分子,所述核酸分子包含:
a)双链RNA,所述双链RNA中含有能够在严紧条件下与LOXL2基因杂交的核苷酸 序列;或者
b)shRNA,所述shRNA中含有能够在严紧条件下与LOXL2基因杂交的核苷酸序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链RNA包含第一链和第二 链,所述第一链和所述第二链互补共同形成RNA二聚体,并且所述第一链的序列与 LOXL2基因中的靶序列基本相同;所述shRNA包括正义链片段和反义链片段,以及连 接所述正义链片段和反义链片段的茎环结构,所述正义链片段和所述反义链片段的序列 互补,并且所述正义链片段的序列与LOXL2基因中的靶序列基本相同。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分离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LOXL2基因的靶序列含有 SEQIDNO:1-5中任一序列。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分离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链RNA为小干扰RNA, 该小干扰RNA第一链的序列如SEQIDNO:17所示。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分离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shRNA的序列如SEQIDNO: 18所示。
8.一种LOXL2基因干扰核酸构建体,含有编码权利要求3-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分离的核 酸分子中的shRNA的基因片段,能表达所述shRNA。
9.如权利要求8所述LOXL2基因干扰核酸构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LOXL2基因干扰 核酸构建体为干扰慢病毒载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LOXL2基因干扰核酸构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慢病毒载体由 将编码所述shRNA的基因片段克隆入慢病毒载体后获得,所述慢病毒载体选自:
pLKO.1-puro、pLKO.1-CMV-tGFP、pLKO.1-puro-CMV-tGFP、pLKO.1-CMV-Neo、
pLKO.1-Neo、pLKO.1-Neo-CMV-tGFP、pLKO.1-puro-CMV-TagCFP、
pLKO.1-puro-CMV-TagYFP、pLKO.1-puro-CMV-TagRFP、pLKO.1-puro-CMV-TagFP635、
pLKO.1-puro-UbC-TurboGFP、pLKO.1-puro-UbC-TagFP635、pLKO-puro-IPTG-1xLacO、
pLKO-puro-IPTG-3xLacO、pLP1、pLP2、pLP/VSV-G、pENTR/U6、
pLenti6/BLOCK-iT-DEST、pLenti6-GW/U6-laminshrna、pcDNA1.2/V5-GW/lacZ、
pLenti6.2/N-Lumio/V5-DEST、pGCSIL-GFP或pLenti6.2/N-Lumio/V5-GW/lacZ中的任一。
11.一种LOXL2基因干扰慢病毒,由权利要求9-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干扰慢病毒载体在慢 病毒包装质粒、细胞系的辅助下,经过病毒包装而成。
12.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其有效物质含有权利要求3-7任一权利要求所 述的分离的核酸分子,权利要求8-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LOXL2基因干扰核酸构建体, 和/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LOXL2基因干扰慢病毒,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 或赋形剂。
13.权利要求12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胃癌的肿瘤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14.一种用于降低肿瘤细胞中LOXL2基因表达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 存在于容器中的,权利要求3-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分子,权利要求8-10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LOXL2基因干扰核酸构建体,和/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LOXL2基因 干扰慢病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17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