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成全景图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20468.5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4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马丁·路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玛珂系统分析和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周靖;郑霞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景图像 工作线 采矿 图像处理单元 地下开采 图像合成 平移式 相机 数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成全景图像的方法。其中,对于用于生成在地下开采中的采矿工作线的全景图像的方法,将多个数码平移式相机沿采矿工作线布置并在图像处理单元将图像合成全景图像。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成在地下开采中的采矿工作线的全景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现有技术是在地下开采中使用相机,以使得在远离井下和/或井上时也可将产量以及在采矿时出现的问题可视化。然而迄今为止,相机提供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看清楚的单一图像。相机通常不可安装在工作面(Streb)或开采支架(Abbaugestelle)以内的位置,因为这会提供在采煤工作面处失真的图像。为了将各相机失真的图像拼接成全景图,因此需要通过软件进行复杂的校正,可由人员来对单一图像进行校正或者当图形合适时也可通过软件用清晰可辨的线(这些线随后必须被并行化)来进行自动校正。但是该方法不适合将视频图像实时拼接成全景图。此外这还需要非常多的相机,其中所有相机的视频数据的信号传输同时又是另一个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用于生成在地下开采中的采矿工作线的全景图像的方法和装置,通过所述方法和装置可在减少技术上的成本的同时还可生成在地下开采中的全景图像。
此任务是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来实现的,即将多个数码的平移式相机沿采矿工作线布置并将其指向采矿工作线,而且在图像处理单元将平移式相机的图像合成全景图像。
平移式相机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且主要用于建筑摄影领域,以便不失真地拍摄高层建筑。为此通常会使用所谓的平移式物镜,在其中透镜组的光轴彼此相对位移,以便由向上重合的下降线生成平行线。对于简单的CCD相机,则只要将透镜移向拍摄图像的芯片就足够了。
通过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使用多个沿采矿工作线布置的平移式相机可用简单的方式在图像处理单元中将各平移式相机的(运动的或静止的)图像合成全景图像,而且不需要采取复杂的图像处理程序。
本发明有利的实施方式在说明书、附图以及从属权利要求中进行了描述。
根据第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可将平移式相机布置在节式支架(Ausbaugestelle)的顶盖上。这时可能有利的是,将相机安装在尽可能远离采煤工作面的防护板顶盖上,即安装在顶盖的远离采矿工作线边缘上。此外还可能有利于降低材料成本的是,不将平移式相机布置在每个节式支架上而是布置在不直接相邻布置的节式支架上,例如每隔一个或每隔两个节式支架布置平移式相机。
由于在开采运行期间,单个节式支架会执行推进过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节式支架与采矿工作线之间的距离会改变。因此可能有利的是,在图像处理单元中将至少一个平移式相机的图像在边缘侧剪裁掉,以补偿在相机与采矿工作线之间变化了的距离,旨在将相应相机的图像重新无缝地嵌入全景图像中。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由相应的节式支架的行进机构的行程中计算出边缘侧的图像剪裁部分,其中平移式相机位于所述节式支架上。因此通过所述行程可计算出在相机与采煤工作面之间的距离,从而也可计算出图像所需的剪裁部分,其会产生没有图像跳跃的全景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玛珂系统分析和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玛珂系统分析和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04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视觉对物体进行识别的装置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子胶带及物品监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