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终端VoIP的呼叫转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02281.2 | 申请日: | 2014-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6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W4/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吴中伟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终端 voip 呼叫 转接 方法 | ||
1.一种智能终端VoIP的呼叫转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建立第一呼叫;
B.当第二终端需要将与第一终端的通话转接给第三终端时,先将第一呼叫进行保持,再向VoIP服务器发送第二呼叫的INVITE消息,该INVITE消息中携带了第一呼叫的call-id、from、to信息;
C.VoIP服务器收到所述INVITE消息后,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的第二呼叫,并将第一呼叫与第二呼叫进行关联;
D.在第二终端挂机后,VoIP服务器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的第三呼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终端VoIP的呼叫转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建立第一呼叫的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作为主叫,在拨号后向VoIP服务器发送INVITE消息,VoIP服务器将该INVITE消息发送给作为被叫的第二终端,此时第二终端振铃,第一终端听回铃音,在第二终端摘机后,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通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终端VoIP的呼叫转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第二终端作为主叫,在拨号后向VoIP服务器发送INVITE消息,VoIP服务器将该INVITE消息发送给作为被叫的第一终端,此时第一终端振铃,第二终端听回铃音,在第一终端摘机后,建立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通话。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终端VoIP的呼叫转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第二终端将第一呼叫进行保持的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向VoIP服务器发送SDP=0.0.0.0的REINVITE消息,VoIP服务器将该REINVITE消息发送给第一终端,此时第一终端听保持音。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终端VoIP的呼叫转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第二终端向VoIP服务器发送第二呼叫的INVITE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呼叫的call-id、from、to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终端VoIP的呼叫转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VoIP服务器将第一呼叫与第二呼叫关联的方法包括:
VoIP服务器从第二呼叫的INVITE消息中解析出第一呼叫的call-id、from、to信息,并根据该解析出的信息查找到第一呼叫,再将第一呼叫和第二呼叫关联起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终端VoIP的呼叫转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VoIP服务器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的第二呼叫的方法包括:
VoIP服务器向第三终端发送第二呼叫的call-id、from、to信息,此时第三终端振铃,第二终端听回铃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终端VoIP的呼叫转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在第二终端挂机后,VoIP服务器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的第三呼叫的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在与第三终端建立通话后挂机,第二终端向VoIP服务器发送BYE,VoIP服务器在收到BYE后结束与第二终端之间的SIP连接,同时释放第一呼叫和第二呼叫,VoIP服务器建立第三呼叫,分别向第一终端和第三终端发送REINVITE用于媒体重协商,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建立通话。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终端VoIP的呼叫转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在第二终端挂机后,VoIP服务器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的第三呼叫的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在与第三终端建立通话前挂机,第二终端向VoIP服务器发送BYE,VoIP服务器在收到BYE后立即释放第一呼叫和第二呼叫,并向第一终端发送REINVITE,将媒体重定向到回铃音的音源,此时第一终端听回铃音,在第三终端摘机后,VoIP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200OK,并向第三终端发送REINVITE,进行媒体重协商,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建立通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22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