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砌体后埋线管部位裂缝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77894.5 | 申请日: | 2014-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5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乃平;朱武卫;郭栋;毕虹;姚选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 地址: | 71008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砌体后埋 线管 部位 裂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裂缝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砌体后埋线管部位裂缝的方法,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砖砌体中墙体线管敷设通常采用后埋法,即在砌筑好的墙体上根据设计或住户要求,采用电动工具辅以手工凿除,在墙体一侧刻出一定深度、宽度的U型槽,然后安放线管并采用砂浆等材料对其进行封闭处理。
经调查,按传统方法敷设施工仍有部分工程墙体线管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如果竖向线管接近墙体中部,则大多数裂缝贯穿墙厚。
目前,常见的砖砌体后埋线管部位裂缝防治方法有三种:
1、传统刻槽直接封闭法:该方法系指按设计或住户要求,先把暗埋管子的线路标记在墙面上,并沿其线路切割成U型沟槽,之后安放好线管,并采用水泥砂浆等封槽材料进行分层嵌缝封闭处理。该方法应用十分广泛。
2、传统刻槽封闭挂网法:该方法系在第1种方法的基础上采取外挂钢丝网的加强措施,即在墙体上刻槽、安放好线管并采用砂浆对线槽封闭处理后,再对该部位外挂钢丝网进行抹灰处理。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第1种方法的不足。
3、刻槽灌浆法:该方法系采用无收缩灌浆料(或自密实砼),通过支模、灌浆等工艺将线槽灌注密实。由于该方法施工工艺复杂,目前实际应用最少。
经调查,上述常见的砖砌体后埋线管部位裂缝防治方法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线槽部位内部施工缺陷未能彻底解决
由于墙体线槽中敷设了线管(有时不少于一根),一般在采用普通砂浆进行封槽时,受到了管子(位置、直径)的阻碍。对于管子迎面可以分层填实,但管子背面难以填塞。如果养护不好,封闭砂浆因失水过快,易产生空壳或与基材存在结合不良现象。
事实上,无论采取何种措施,线槽中封槽材料与砖砌体间总是存在一个施工缝,即采用传统方法从本质上难以解决该部位结合不良的问题,而该部位也往往因为脱空始终成为墙体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即不但易导致该部位封闭砂浆干缩裂缝,同时也因此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墙体贯穿性裂缝。
对于线管部位裂缝,一般以竖向较规则的裂缝为最多,且大部分贯穿墙厚,偶尔也会发现线管部位水平短缝或不规则裂缝(但它们多属封闭砂浆干缩裂缝)。
2、外部未设加强网带或加强网带效果不佳
由于采用传统方法施工,从本质上未彻底解决两种材料结合不良问题,线槽部位的材料干缩裂缝或由应力集中所产生的变形裂缝将不可避免。
根据《砼结构与后砌填充墙连接部位裂缝防治》研究结果可知: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对于约束砂浆自身干缩裂缝具有良好效果。但实践证明,用它控制后埋线管部位墙体裂缝,与用于控制后砌填充墙与主体结构连接部位裂缝一样,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基于此,对于线管部位,也同样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简单经济的外部加强网布,以对该部位进一步加强处理。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简单、且能够对线槽进行有效封闭的防止砌体后埋线管部位裂缝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砌体后埋线管部位裂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线管安放施工;
(二)、线槽封闭施工和墙体抹灰施工;
(三)、线管部位外贴玻璃纤维布施工:
(1)打磨:打磨线管部位两侧的抹灰砂浆表面;
(2)弹线:按线管标记线确定粘贴范围;
(3)涂胶:在粘贴范围内涂刷底胶;
(4)粘贴:粘贴玻璃纤维布,并用刮板适当加压使布带充分清润;
(5)表面处理:待胶体干燥或固化后,对玻璃纤维布的表面进行粗糙化或防护处理。
前述的防止砌体后埋线管部位裂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线管安放施工的过程为:
(1)标线路:在墙面上标记线管路线;
(2)刻线槽:根据线路刻U型线槽并将尘渣清理干净;
(3)埋线管:将线管固定到位;
(4)密封接头:对线管各接头进行密封。
前述的防止砌体后埋线管部位裂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线槽封闭施工和墙体抹灰施工的过程为:
(1)界面处理:洒水湿润界面,并涂刷界面处理剂,前述界面处理剂采用的是水泥砂浆胶液,水泥砂浆胶液由901建筑胶水、水泥和砂子组成,并且现场配制,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901建筑胶水:水泥:砂子=1:1.5:1;
(2)线槽封闭:用水泥砂浆填塞线管背面,然后分层抹压水泥砂浆以封闭线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78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用户信息识别设备
- 下一篇:一种能耗采集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