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梯度的TI-6Al-4V基体生物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77383.3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0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汤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燕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32;A61L2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梯度 ti al 基体 生物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尤其是一种采用激光熔覆而成的具备梯度的TI-6Al-4V基体生物材料,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等离子喷涂法、电化学法、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粉浆涂层和烧结、激光熔覆法等。由于临床上对生物材料有不同的性能要求,所以各种制备方法都是为了满足某一方面的性能而被经常使用。
同时随着表面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在金属医用生物材料表面熔覆一层或多层生物陶瓷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已倍受人们的关注。在机械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差的金属等种植体基材表面涂敷上一层生物相容性好的生物陶瓷涂层,来与生物体直接接触。通过控制表面处理工艺参数,可以调整生物陶瓷涂层的孔隙率和表面状态。这种多孔生物陶瓷涂层材料能够作为永久性的骨或作为细胞组织能够长入的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梯度的TI-6Al-4V基体生物材料,该材料具有涂层与基体良好的结合性和结合强度的同时,还具备良好的生物活性,以利于骨组织的生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备梯度的TI-6Al-4V基体生物材料,包括基体和熔覆于基体上的熔覆层,所述熔覆层为由内而外的三层组成,熔覆层的基础组分为钛粉和羟基磷灰石原料粉末,所述羟基磷灰石原料粉末由CaHPO4·2H2O和CaCO3组成,以质量百分数计CaHPO4·2H2O为75-86%,CaCO3为14-25%;所述第一熔覆层以质量百分数计钛粉为82-86%,羟基磷灰石原料粉末为14-18%,第二熔覆层以质量百分数计钛粉为53-58%,羟基磷灰石原料粉末为42-47%,第三熔覆层以质量百分数计钛粉为0.01-0.03%,羟基磷灰石原料粉末为99.97-99.99%;三熔覆层通过激光熔覆法依次熔覆制成,激光熔覆参数为:输出功率2.5kW,扫描速度80-160mm/min,光斑尺寸15mm×1mm,所述基体为Ti-6Al-4V材料。
所述激光熔覆参数为:输出功率2.5kW,扫描速度140mm/min,光斑尺寸15mm×1mm。
所述CaHPO4·2H2O为82%,CaCO3为18%。
所述钛粉的粒度为35-40微米。
所述第一熔覆层中钛粉为85%,羟基磷灰石原料粉末为15%。
所述第二熔覆层中钛粉为55%,羟基磷灰石原料粉末为45%。
所述第三熔覆层中钛粉为0.01%,羟基磷灰石原料粉末为99.99%。
激光熔覆中,随着输出功率P的增大,生物陶瓷涂层组织的致密性下降。这是因为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大,也即提高了陶瓷的烧结温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形成陶瓷的晶粒逐渐长大,同时使晶粒的棱角变得圆滑,小晶粒互相连接而形成较大晶粒,这时晶界处的玻璃态液相填充晶粒间的空隙并粘接小晶粒;小晶粒又进一步长大,随温度升高而形成的玻璃态液相再进一步填充孔隙,这样晶粒长大和液相填充不断往复循环进行,最终形成陶瓷。但和通常烧结工艺不同,由于激光熔覆是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过程,当输出功率大,也即烧结温度高时,所形成的晶粒尺寸比较大,由于液相来不及填充而形成的孔隙也较大;另一方面,由于输出功率大,烧结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也较大,这样也容易形成较大的空洞和裂纹。由于所制备的生物陶瓷要求有一定的空隙率,以便骨组织的长入。当输出功率P=2.5kW时,所制备的陶瓷表面既有一定的致密度,又有一定的空隙率。
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的钙磷原子比为1.67,合成HA的CaHPO4·2H2O和CaCO3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72%和28%,由于激光熔覆过程中Ca、P存在烧损,特别是P的烧损更为严重,故对混合粉末进行CaHPO4·2H2O为75-86%,CaCO3为14-25%的钙磷比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燕,未经汤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7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