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小麦抗涝渍胁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77148.6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8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邹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华文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G7/06;A01N37/4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1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小麦 抗涝 胁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小麦抗涝渍胁迫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作为人类的主要粮食来源,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务农人员种植小麦的过程中,由于天气的不可抗因素而导致小麦出现水渍时,小麦当年的产量就会大幅下跌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影响农民的收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小麦抗涝渍胁迫的方法。
一种提高小麦抗涝渍胁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小麦种子在种植前用200mg/L的水杨酸浸种24小时;
(2)、待浸种过的小麦种子种植长出苗后,用200mg/L的水杨酸对幼苗进行喷施。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提高小麦抗涝渍胁迫的方法,步骤2还包括每隔两天早晨喷施一次200mg/L的水杨酸。
本发明提供的小麦抗涝渍胁迫的方法,使小麦在遭受水渍时,可以降低水渍对小麦的损害,提高小麦当年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水杨酸(SA)提高田间涝渍条件下小麦的产量实验
1.1试验步骤:
试验设正常供水正对照(CK)、渍水处理且不施SA负对照(-CK)以及200mg/L的SA处理,每种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12.5平方米。
渍水处理至田间刚好出现明水,渍水处理24小时后的傍晚喷施SA,每三天喷施一次。于渍水处理15天后恢复正常的水分管理,收获后考种。
1.2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通过表1发现,正常供水组的产量明显高于负对照和SA处理组的小麦产量,但经过SA处理组的小麦产量要高于负对照小麦的产量,因此,SA对小麦具有抗涝渍的性能。
为了能够充分预防涝渍对小麦的侵害,因此,本发明通过以下手段来提高小麦抗涝渍的性能。
首先,将小麦种子在种植前用200mg/L的水杨酸浸种24小时;
其次,待浸种过的小麦种子种植长出苗后,用200mg/L的水杨酸对幼苗进行喷施,喷施的频率为每隔两天早晨喷施一次200mg/L的水杨酸。
实验方案:
1.SA提高小麦种子萌发期的抗涝性实验
1.1试验步骤:
小麦种子用200mg/L的SA浸种24小时,同时设置清水浸种作为负对照(-CK)。然后正常催芽至露白后淹水处理(自来水没过种子),淹水处理36小时后移至营养土中正常生长一周,一周后进行各种指标的测量。试验设正常催芽,未受淹水胁迫的为正对照(CK)。试验设3次重复。
1.2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结论:经过水杨酸浸种的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发生水涝时,其生长状况要优于没有做处理的小麦种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华文,未经邹华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7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