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配体锌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76233.0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2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定华;史艳丽;刘晓勤;孙林兵;卢伟;陈贤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凯耐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德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B01J31/24;C07F3/06;C07D317/36;C07D317/38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孙甫臣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配体锌 配合 催化剂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双配体锌配合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由活性主体卤化锌盐、活性功能配体L1和缓蚀功能配体L2制备而成,其中,活性功能配体L1与活性主体卤化锌盐的质量比为10∶1~1∶10;缓蚀功能配体L2与活性主体卤化锌盐的质量比为10∶1~1∶10;所述的活性功能配体L1为四甲基卤化铵、四乙基卤化铵、四丙基卤化铵、四乙基卤化膦、四苯基卤化膦、甲基三叔丁基卤化膦和甲基三苯基卤化膦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缓蚀功能配体L2为N-甲基咪唑、咪唑、异喹啉、喹啉、2-甲基喹啉、4-甲基喹啉、联喹啉、吡啶、3-甲基吡啶和1,10-邻菲咯啉中的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配体锌配合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主体卤化锌盐为溴化锌、碘化锌和氯化锌中的任意一种。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配体锌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分别配制配方量的活性主体卤化锌盐、活性功能配体L1和缓蚀功能配体L2的乙醇溶液,完全溶解后先将活性主体卤化锌盐的乙醇溶液与活性功能配体L1的乙醇溶液混合进行混合,再向其中加入缓蚀功能配体L2的乙醇溶液而形成沉淀物,收集沉淀,洗涤除去副产物,干燥即得双配体锌配合物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功能配体L1与活性主体卤化锌盐的质量比为2∶1~1∶2;所述缓蚀功能配体L2与活性主体卤化锌盐的质量比为2∶1~1∶2。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配体锌配合物催化剂在CO2和环氧化合物环加成制备环状碳酸酯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每20~55mL环氧化合物加入0.1~2.0g双配体锌配合物催化剂的比例,将双配体锌配合物催化剂溶于环氧化合物中,加入反应釜密封后搅拌,使其充分混合,然后通入CO2气体维持压力为0.5~5.0MPa,加热至40~160℃,在搅拌下进行反应0.2~1.5h,反应过程中不断补充消耗的CO2;得到的反应釜产物采用减压精馏获得环状碳酸酯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凯耐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德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凯耐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德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762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