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老化PPR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64651.8 | 申请日: | 2014-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3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孟红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红琳 |
主分类号: | C08L23/14 | 分类号: | C08L23/14;C08L23/28;C08K5/20;F16L9/12;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化 ppr 管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新型塑料管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老化PPR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PR管又叫三型聚丙烯管,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经挤出成为管材注塑成为管件。是欧洲90年代初开发应用的新型塑料管道产品。
PPR管主要用途有一下几个方面:1、建筑物的冷热水系统,包括集中供热系统;2、建筑物内的采暖系统、包括地板、壁板及辐射采暖系统;3、可直接饮用的纯净水供水系统;4、中央(集中)空调系统;5、输送或排放化学介质等工业用管道系统。
然而,PPR中含有不稳定的叔碳原子,在使用中长期受紫外线照射,易老化降解,严重影响管材的使用寿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老化PPR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提高管材的耐老化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老化PPR管材,由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组成:PPR 80~107份,抗氧剂6~19份,紫外吸收剂12~25份,乙撑双硬脂酰胺4~14份,促进剂8~21份,氯化聚乙烯10~19份。
上述抗氧剂为亚硫酸抗氧剂、硫酯抗氧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上述紫外吸收剂为质量份数比为2:1的单苯甲酸间苯二酚酯和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
上述促进剂为2~甲基咪唑、2,4~二甲基咪唑中的一种。
优选的,一种耐老化PPR管材,由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组成:PPR 86~103份,抗氧剂8~13份,紫外吸收剂17~22份,乙撑双硬脂酰胺6~11份,促进剂13~20份,氯化聚乙烯12~17份。
更优选的,一种耐老化PPR管材,由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组成:PPR 98份,抗氧剂11份,紫外吸收剂19份,乙撑双硬脂酰胺8份,促进剂16份,氯化聚乙烯15份。
上述组分中还包括过氧化二异丙苯1~9份和/或三甲基环己烷15~23份。
一种耐老化PPR管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质量份,将PPR、抗氧剂、紫外吸收剂、乙撑双硬脂酰胺、促进剂和氯化聚乙烯加入混合搅拌机中,在130~150℃温度下混合20~26min,搅拌速率为300~500r/min,得到混合料;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放入冷混机中冷却至35~40℃,输送至干料仓;
(3)将干料仓中的混合物经长径比为32:1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冷却成型,定长切割,扩口成型,包装。
上述步骤(1)混合料中包括有过氧化二异丙苯和/或三甲基环己烷。
上述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置为:一区200~220℃,二区210~225℃,三区220~235℃,四区240~250℃,五区260~275℃。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制得的PPR管材内外壁光滑平整,无缺陷,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与普通PPR管材相比,耐老化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延长了管材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耐老化PPR管材,由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组成:PPR 80份,抗氧剂6份,紫外吸收剂12份,乙撑双硬脂酰胺4份,促进剂8份,氯化聚乙烯10份。
制备方法:
(1)按上述质量份,将PPR、抗氧剂、紫外吸收剂、乙撑双硬脂酰胺、促进剂和氯化聚乙烯加入混合搅拌机中,在130~150℃温度下混合20~26min,搅拌速率为300~500r/min,得到混合料;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放入冷混机中冷却至35~40℃,输送至干料仓;
(3)将干料仓中的混合物经长径比为32:1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冷却成型,定长切割,扩口成型,包装,其中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置为:一区200~220℃,二区210~225℃,三区220~235℃,四区240~250℃,五区260~275℃。
实施例2
一种耐老化PPR管材,由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组成:PPR107份,抗氧剂19份,紫外吸收剂25份,乙撑双硬脂酰胺14份,促进剂21份,氯化聚乙烯19份。
制备方法:
(1)按上述质量份,将PPR、抗氧剂、紫外吸收剂、乙撑双硬脂酰胺、促进剂和氯化聚乙烯加入混合搅拌机中,在130~150℃温度下混合20~26min,搅拌速率为300~500r/min,得到混合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红琳,未经孟红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46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