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杏鲍菇培养基质及工厂化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63244.5 | 申请日: | 2014-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7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周鹭红;黄永恒;付立忠;谌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雅(江苏)食用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G1/0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杏鲍菇 培养 基质 工厂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培养基质及栽培方法,具体是一种杏鲍菇培养基质及工厂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又名刺芹侧耳。杏鲍菇是集食药用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品种。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味道清香,营养丰富,具有令人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深得人们的喜爱,已经成为一种市场前景看好的珍稀食用菌。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引种栽培以来,国内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深入研究也在逐渐增多和完善,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培养基质和栽培工艺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杏鲍菇工厂化引入我国的短短几年中,企业数量和产品量都得到突飞猛进地增长,栽培设施也逐渐完善,但是大多数生产企业仍是凭经验管理,都处于起步阶段,产量参差不齐。无论是季节性栽培还是工厂化栽培,其模式都是将培养料装于袋或瓶内,然后将其放置于架子上,进行发菌、出菇、采收、采收后的培养料一般都作为废料丢弃,或被用作有机肥的原料。研究表明,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养分转化率约50%-70%。杏鲍菇采收后的培养料仍含有许多有益于菇类生产的成分,作为废料丢弃,或者有机肥的原料,培养料中的有益成分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相应增加了杏鲍菇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后的废料的丢弃还会污染环境。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杏鲍菇高产的栽培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杏鲍菇培养基质及工厂化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杏鲍菇培养基质,培养基质成分为:玉米芯20~40%、甘蔗渣20~40%、麸皮5~15%、玉米粉5~15%、木屑10~30%; 所述的玉米芯为新鲜无霉变玉米芯,粉碎成0.1㎝~1㎝大小的颗粒。
作为上述杏鲍菇培养基质的进一步优化,培养基质成分为:玉米芯30%、甘蔗渣30%、麸皮10%、玉米粉10%、木屑20%;所述的玉米芯为新鲜无霉变玉米芯,粉碎成0.3 ㎝~0.6 ㎝大小的颗粒。
一种杏鲍菇培养基质及工厂化栽培方法,栽培步骤包括:
(1)配料: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配方进行配料,混合加水,边加水边搅拌,加水量为30~50%,加水完成后加入0.5~1.5%混合酶,继续搅拌60~120 min;所述的混合酶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α-淀粉酶:糖化酶=3:1:2:1;
(2)装袋灭菌:启动装袋机,将混合料装袋,抽真空三次,抽真空结束后,启动灭菌程序,灭菌温度 121℃,保温50~100 min;
(3)出炉冷却:当温度低于80℃时,出炉,将灭菌车放在隔热缓冲间中散热,60 min后再移入冷却室从前往后依次出炉,按照垂直于蒸发器风机的方向先摆放于2号冷却室;待2号冷却室放满后,按照顺序再摆放于3号及1号冷却室;关闭各区域的隔离门,冷却;
(4)接种:接种室用75%的酒精喷雾消毒;当料袋温度降至20℃以下时,即可将料袋从冷却室内取出摆放在接种室内接种;接种步骤为:将菌种瓶外表面提前消毒后运送至接菌车间,菌包进入接菌车间后打开盖头,用无菌镊子取出一根带有菌种的木基条插入菌包,并倒入5~15克的碎菌种麦粒,然后将盖头完整盖回;
(5)发菌:接种完成后,将菌种移入洁净培养室培养;第一阶段,1号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25℃,袋间温度10~19℃,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3000ppm,培养5~7d;第二阶段,2号及3号培养室培养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70%~7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4000ppm,无需光照,开启内循环风机;培养时间为23~25d;
(6)后熟、搔菌:继续培养5~10天进行后熟;挑选出细菌、霉菌污染以及不合格栽培袋后进行搔菌;
(7)子实体生长:催蕾期:出菇期菇房气温应控制在10~20℃,湿度在90%~95%,每天通风换气并给予散射光,连续10~15天;育菇期:控制菇蕾数量,使每袋只有2~3个菇蕾;
(8)采收:一般现蕾后13~15天,在菇盖即将平展抱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期。
作为栽培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步骤(1)配料:加水量为45%,加水完成后继续搅拌 120 min。
所述的步骤(2)装袋灭菌,抽真空三次后釜内压力为-0.055Pa。
所述的步骤(2)中每袋重量为2600g±2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雅(江苏)食用菌有限公司;,未经绿雅(江苏)食用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632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甘蔗专用有机肥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猴头菇的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