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rexpiprazole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Brexpiprazole中间体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56264.X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2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李丕旭;刘远华;程文;杜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鹏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33/70 | 分类号: | C07D333/70;C07D333/5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rexpiprazole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Brexpiprazole中间体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4-(1-哌嗪基)苯并[b]噻吩及新型Brexpiprazole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抑郁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率变得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丹麦灵北制药和日本大冢制药共同研发的精神类药物Brexpiprazole是一款实验性血清素-多巴胺活动调节剂(SDAM),可作用于多巴胺D2和5-HT2A受体。该药物可用于精神分裂症和重度抑郁症的辅助治疗,在三期临床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耐受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Brexpiprazole化学名为7-(4-(4-(苯并[b]噻吩-4-基-哌嗪-1-基)丁氧基)-1H-喹啉-2-酮。实现药物Brexpiprazole的制备,其关键性中间体如4-(1-哌嗪基)苯并[b]噻吩的合成很重要。4-(1-哌嗪基)苯并[b]噻吩的合成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少。诸如专利WO2008/047883,WO2006/112464,WO2013/015456等。其中专利WO2008/047883,WO2006/112464报道的合成路线见路线一:
路线一:
专利WO2013/015456报道的合成路线见路线二:
路线二:
以上两种路线实质都是通过卤代苯并[b]噻吩与哌嗪化合物在钯催化剂下偶联得到4-(1-哌嗪基)苯并[b]噻吩。其中路线一虽然只有一步反应,但是以昂贵的4-溴苯并[b]噻吩为原料,并且使用钯催化偶联反应,收率也不高,后处理通过繁琐的柱色谱进行纯化等。因此该方法不适合大量生产。路线二使用较廉价易得的2,6-二氯苯甲醛为原料,各步反应都有很高的收率,但是钯催化偶联反应的使用始终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并带来重金属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Brexpiprazole中间体4-(1-哌嗪基)苯并[b]噻吩的新方法。
本发明同时还涉及制备Brexpiprazole的新型中间体。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式(VI)所示Brexpiprazole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使化合物(I)与化合物(II)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化合物(III):
其中,X代表F,Cl,Br或I;R1代表氨基保护基;
2)使化合物(III)与化合物(IV)在碱性条件下、溶剂中发生反应生成化合物(V):
其中,R2代表氢,C1-C6的烷基,未被取代或被选自C1~C6烷基、卤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取代的苯基;
3)当R2代表C1-C6的烷基,未被取代或被选自C1~C6烷基、卤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取代的苯基时,使化合物(V)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化合物(VI):
根据本发明,所述氨基保护基为能够对氨基进行保护使氨基避免参与反应,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脱去的基团。氨基保护基优选常用的那些。
优选地,氨基保护基为酰胺类氨基保护基。根据一个具体优选方面,氨基保护基为甲酰基,乙酰基,苄氧羰基或叔丁基氧羰基。
根据本发明,所述R2优选为甲基,乙基,丁基或叔丁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且优选方面,步骤1)中,使所述亲核取代反应在碱存在下进行。具体的碱可以是无机碱,也可以是有机碱,具体可以为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锂、氢氧化钾,碳酸钾、三乙胺,吡啶,N-甲基吗啉中的一种或多种碱。
具体地,步骤2)中,所述碱性条件可以通过使用无机碱或有机碱形成,具体可以采用例如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锂、氢氧化钾,碳酸钾、三乙胺,吡啶,N-甲基吗啉中的一种或多种碱。
根据本发明,步骤1)中,一般使所述反应在温度70~120℃下进行。该步骤中,溶剂没有特别限制,为实验室常用溶剂,例如可以为四氢呋喃、DMF、DMSO、二氧六环、氯仿、甲苯、N-甲基吡咯烷酮、甲醇、乙醇、丁醇等,也可以是两种或者更多种溶剂的混合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鹏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鹏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562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杀虫化合物
- 下一篇:一种阿苯达唑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