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输车驱动单元中的自适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8813.9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4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袁平;唐洪刚;刘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路加精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00 | 分类号: | B60G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马佑平;王昭智 |
地址: | 261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车 驱动 单元 中的 自适应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AGV运输车,更准确地说,涉及AVG驱动单元中的自适应机构。
背景技术
在当前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行业中,驱动单元形式多样,但其结构并无较大差别,基本都是靠带减震的驱动单元拖拽负载,其减震仅仅体现在上下方向,一方面驱动力不会因负载的增大而改变,使得大负载时的各项运行参数降低,导致车辆可靠性变差;另一方面,AGV在通过小范围倾斜路面或不规则沟坎时,无法实现两驱动轮同时抓地,导致行进方向不稳、自控制性差等不良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运输车驱动单元中的自适应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运输车驱动单元中的自适应机构,包括用于连接运输车车架的驱动上支架,以及用于连接运输车驱动轮的驱动下支架,所述驱动下支架转动连接在驱动上支架的下方;还包括预压在驱动上支架、驱动下支架之间的多个弹性装置,所述多个弹性装置中至少各有一个弹性装置分布在驱动下支架转动轴线的两侧。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上支架包括上基板,以及位于上基板两侧的第一折弯部;所述驱动下支架包括下基板,以及位于下基板两侧的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是,所述转轴一端与第二折弯部法兰连接,另一端穿入第一折弯部的通孔中。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折弯部的通孔中设有衬套。
优选的是,所述通孔呈U形,贯通至第一折弯部的下端。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
优选的是,所述下基板上设置有用于套接弹簧下端的弹簧导柱;所述上基板设置有调整螺钉,所述调整螺钉的下端头固定有用于弹簧上端穿入的弹簧套筒。
优选的是,所述下基板的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固定运输车驱动轮的具有中空内腔的支撑盘。
优选的是,所述下基板与第二折弯部之间设置有多个三角形加强竖筋,所述三角形加强竖筋从第二折弯部延伸至下基板上用于连接支撑盘的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盘的侧壁还设置有止挡块。
本发明的自适应机构,在驱动下支架的下端安装运输车驱动轮,在经过不平整路面时,下基板发生偏转,由路面高的一端转向路面低的一端,最终使两个驱动轮产生角度差,从而始终保持运输车的轮子与地面接触,使运输车工作台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而且弹簧受压缩后产生的预紧力可以承担转轴所受的压力,也就是说,使转轴收到的单向大应力变为双向小应力,极大降低了满载运行时转轴所受到的压力,并且双向小应力交变频率极低,交变应力对材料的破坏可以忽略,从而降低转轴受力,减少材料磨损和破坏,极大提高了转轴和衬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自适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剖面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驱动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驱动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驱动上支架、2-驱动下支架、3-支撑盘、4-锁紧螺母、5-弹簧套筒、6-弹簧、7-止挡块、8-衬套、9-调整螺钉、10-下基板、11-第二折弯部、12-长条形加强筋、13-弹簧导柱、14-三角形加强竖筋、15-上基板、16-第一折弯部、17-通孔、2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取得的技术效果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输车驱动单元中的自适应机构,该自适应机构为运输车车架与运输车驱动轮之间的连接结构,其包括驱动上支架1以及驱动下支架2,所述驱动下支架2转动连接在驱动上支架1的下方,构成了本发明自适应机构的支撑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路加精工有限公司,未经潍坊路加精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88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太阳能排热空调系统
- 下一篇:车轮防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