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CI防误检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2955.4 | 申请日: | 2014-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3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梁丰年;严伟;霍成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ci 防误检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CI防误检方法及系统,确定当前测量场景的第一信噪比并判断所述第一信噪比是否大于第一判决门限值,从而确定对已通过CRC校验的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的方案,对于所述第一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时,通过PDCCH盲检获得的DCI软解调星座图,根据所述DCI软解调星座图计算DCI平均功率及噪声功率以获得第二信噪比,通过所述第二信噪比与设定的第二判决门限值进行比较以实现对所述DCI译码结果的判决,从而解决了使用现有的防误检方法应用于高信噪比场景下定点实现时仍存在DCI误检的问题,从而提高了DCI译码结果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DCI防误检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DCI为下行控制信息,为了确保其准确性,通常会对DCI进行检测,由于DCI采用TBCC编码方式,在进行CRC校验(循环冗余检验)时,受CRC的特性特点影响,必然存在一定概率的TBCC误检从而出现DCI误检,即有可能在PDDCH译码就已是不正确的,但是后续在进行CRC校验也会通过,这个概率理论上为1/2L(L表示CRC的长度)。而一旦出现DCI误检,会给接收和发送的信息造成严重的影响。
请参考图1,其是传统的DCI防误检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是在PDCCH盲检测过程中CRC通过时,先缓存DCI译码信息以及DCI译码信息对应的DCI格式信息;之后采用DCI格式类型信息对应的误检测判断规则对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以确定DCI译码结果检测的结果是否正确,从而实现DCI的防误检。对于采用DCI格式类型信息对应的误检测判断规则对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的方法具体如下,利用相关DCI格式信息,对于不同的DCI格式,选择对应的判决策略。例如,如果DCI格式为2A时,此时DCI译码结果里包含了MCS和RV信息,可以根据MCS和RV的取值是否正确进行判断,如果超出了MCS或者RV的范围,则判断为DCI译码结果错误;还可以通过判断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进程号是否取值正确进行判断;还可以通过判断预编码信息是否正确进行判断。当DCI格式是1A时,通过判断补齐添零的比特位信息是否正确进行判断,如果DCI 1A用于随机接入过程,则通过判断集中式或分布式VRB分配标识以及资源块RB分配信息的取值是否正确进行判断。总之,现有的方法根据不同DCI格式的特点,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判决策略。
但是上述防误检方法还是存在DCI误检的现象,特别是在高信噪比场景下定点实现时,由于出现许多数据饱和,所以会导致译码度量值过大而出现DCI误判的现象。针对高信噪比场景下定点实现时DCI的误检问题,本领域至今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CI防误检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使用现有的防误检方法应用于高信噪比场景下定点实现时仍存在DCI误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DCI防误检方法,所述DCI防误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进行PDCCH盲检以获得DCI译码结果及DCI软解调星座图;
S2: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CRC校验;若未通过CRC校验,则判决DCI译码结果错误,不进行DCI防误检;若通过CRC校验,则执行步骤S3;
S3:确定当前测量场景的第一信噪比并判断所述第一信噪比是否大于第一判决门限值;
S4:当所述第一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时,根据所述DCI软解调星座图计算DCI平均功率及噪声功率以获得第二信噪比,并通过所述第二信噪比与设定的第二判决门限值进行比较以实现对所述DCI译码结果的判决。
可选的,在所述的DCI防误检方法中,所述DCI平均功率采用如下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29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