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CI防误检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42955.4 | 申请日: | 2014-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3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梁丰年;严伟;霍成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ci 防误检 方法 系统 | ||
1.一种DCI防误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进行PDCCH盲检以获得DCI译码结果及DCI软解调星座图;
S2: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CRC校验;若未通过CRC校验,则判决DCI译码结果错误,不进行DCI防误检;若通过CRC校验,则执行步骤S3;
S3:确定当前测量场景的第一信噪比并判断所述第一信噪比是否大于第一判决门限值;
S4:当所述第一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时,根据所述DCI软解调星座图计算DCI平均功率及噪声功率以获得第二信噪比,并通过所述第二信噪比与设定的第二判决门限值进行比较以实现对所述DCI译码结果的判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CI防误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CI平均功率采用如下公式:
其中,表示软解调数据向量中的第i个元素,为到星座图原点的距离,为DCI软解调数据向量中所有元素到星座原点距离的均值,Nsb为计算选取的软解调数据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DCI防误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功率σ2采用如下公式:
其中,表示软解调数据向量中的第i个元素,为到星座图原点的距离,为DCI软解调数据向量中所有元素到星座原点距离的均值,Nsb为计算选取的软解调数据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DCI防误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噪比SINR2采用如下公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CI防误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若所述第二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二判决门限值时,则判决DCI译码结果正确;若所述第二信噪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判决门限值时,则判决DCI译码结果错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DCI防误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及所述第二判决门限值均根据测试或仿真结果设定。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DCI防误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噪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时,根据基于DCI格式信息的DCI防误检方法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DCI防误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噪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时,根据基于译码度量值的DCI防误检方法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
9.一种DCI防误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PDCCH盲检模块,用于获得DCI译码结果及DCI软解调星座图;
CRC校验模块,用于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CRC校验;若未通过CRC校验,则判决DCI译码结果错误,不进行DCI防误检;若通过CRC校验,则继续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
判断模块,用于确定当前测量场景的第一信噪比并判断所述第一信噪比是否大于第一判决门限值;
第一DCI译码结果判决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信噪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时对所述DCI译码结果进行判决;
第二DCI译码结果判决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信噪比大于所述第一判决门限值时,根据所述DCI软解调星座图计算DCI平均功率及噪声功率所获得第二信噪比,并通过所述第二信噪比与设定的第二判决门限值进行比较以实现对所述DCI译码结果的判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DCI防误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I平均功率采用如下公式:
其中,表示软解调数据向量中的第i个元素,为到星座图原点的距离,为DCI软解调数据向量中所有元素到星座原点距离的均值,Nsb为计算选取的软解调数据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4295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