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料成品动态连续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37772.3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5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其安;张明贵;朱其旭;王存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特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3/04;B01J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品 动态 连续生产 装置 生产工艺 | ||
1.一种粘料成品动态连续生产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反应釜,反应釜上部连接有进料装置,反应釜内设有搅拌器,反应釜的内侧壁安装有刮刀,反应釜下部连接有分装装置,该生产装置还具有抽真空装置,对整个装置抽真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为圆柱形,其长径比≥5;所述进料装置为一单管预混进料器;所述搅拌器具有两个平行的搅拌轴,两个搅拌轴采用双点支承;所述分装装置包括计量缸、计量缸上端通过气动T型三通球阀与反应釜出料口连接,计量缸内设有一活塞,活塞与一油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料成品动态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最小电流控制法来控制进料装置加料,即记录反应釜内物料达到最小控制量时,搅拌器电机的电流为最小电流值,当搅拌器电机的电流值达到所述的最小电流值时,进料装置开始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料成品动态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还具有冷却水循环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料成品动态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的长径比为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料成品动态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为行星搅拌器;搅拌轴自上而下依次错位90°安装有若干桨片,所述桨片45°倾斜向下,而且两搅拌轴贴近一侧的桨片互相交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料成品动态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丝杆机构,通过电动机来控制升降。
7.根据权利要1~6任一项所述的粘料成品动态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硅酮胶生产。
8.一种粘料成品的动态连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反应釜内的物料量到达控制的最小值时,在抽真空条件下,将原料按照配比加入单管预混进料器,经过简单预混后进入反应釜;
步骤2:在抽真空条件下,预混料进入反应釜,在搅拌条件下反应,在反应釜上部反应完成;然后随着出料,逐渐向下,进一步搅拌混合均匀,逐步到达反应釜底部的出料口;反应同时通入冷却水或冷冻水对物料进行冷却;
步骤3:物料到达出料口时,转动气动T型三通球阀,连通出料口和计量缸,然后利用油缸向下拉动活塞,对计量缸抽真空,从而使反应釜内反应完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进入计量缸内;
步骤4:出料完毕,再次转动气动T型三通球阀,关闭出料口,然后利用油缸向上挤压活塞,将物料通过T型三通球阀的出口挤出到封装容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料成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最小电流控制法来判断反应釜内物料是否达到最小控制量,即记录反应釜内物料达到最小控制值使得搅拌器电机的电流为最小电流值,然后当搅拌器电机的电流值达到所述的最小电流值时,进料装置开始工作,加料。
10.根据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粘料成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料成品为硅酮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特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特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77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