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规格高强韧性贝氏体工程用钢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37084.7 | 申请日: | 2014-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1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森;李银华;李德发;董汉雄;卜勇;洪君;余宏伟;梁宝珠;汪菊华;易勋;曹立潮;陈勇;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1D8/0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高强 韧性 贝氏体 工程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厚规格高强韧性贝氏体工程用钢,其特征在于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3~0.05%,Si:0.10~0.30%,Mn:1.60~1.80%,Nb:0.04~0.06%,Ti:0.01~0.020%,Mo:0.10~0.20%,Ni:0.10~0.40%,Cr:0.10~0.30%,Cu≤0.20%,P≤0.010%,S≤0.0015%,As≤0.012%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屈服强度≥555MPa,抗拉强度≥630MPa,A50≥40%,-20℃KV2≥350J,-15℃落锤SA%≥80%。
2.一种厚规格高强韧性贝氏体工程用钢,其特征在于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35~0.045%,Si:0.18~0.26%,Mn:1.65~1.75%,Nb:0.043~0.056%,Ti:0.013~0.018%,Mo:0.12~0.18%,Ni:0.20~0.30%,Cr:0.18~0.25%,Cu≤0.20%,P≤0.010%,S≤0.0015%,As≤0.012%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屈服强度≥555MPa,抗拉强度≥630MPa,A50≥40%,-20℃KV2≥350J,-15℃落锤SA%≥80%。
3.一种厚规格高强韧性贝氏体工程用钢,其特征在于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48%,Si:0.18%,Mn:1.65%,Nb:0.06%,Ti:0.010%,Mo:0.1%,Ni:0.18%,Cr:0.18%,Cu≤0.20%,P≤0.010%,S≤0.0015%,As≤0.012%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屈服强度≥555MPa,抗拉强度≥630MPa,A50≥40%,-20℃KV2≥350J,-15℃落锤SA%≥80%。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厚规格高强韧性贝氏体工程用钢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转炉冶炼并连铸成厚度290-400mm的板坯;
2)将铸坯加热到1150~1200℃;
3)分段轧制:在粗轧段,控制粗轧开轧温度1080~1140℃,控制最后两道次的压下率不低于20%,其余轧制道次的压下率不低于15%,并保证粗轧段的总压下率不低于60%;在精轧阶段,控制精轧开轧温度850~900℃,并控制最后两道有载道次的压下率各不低于15%;终轧温度控制在820~850℃;
4)冷却:钢板的开冷温度在760~800℃,并以30~40℃/秒冷却速度冷却至200~350℃;控制冷却后的钢板得到厚度大于34mm高强韧性贝氏体工程用钢。
5.一种厚规格高强韧性贝氏体工程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48%,Si:0.18%,Mn:1.65%,Nb:0.06%,Ti:0.010%,Mo:0.1%,Ni:0.18%,Cr:0.18%,Cu≤0.20%,P≤0.010%,S≤0.0015%,As≤0.012%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1)转炉冶炼并连铸成厚度400mm的板坯;
2)将铸坯加热到1158℃;
3)分段轧制:在粗轧段,控制粗轧开轧温度1080℃,控制最后两道次的压下率24%,其余轧制道次的压下率不低于15%,并保证粗轧段的总压下率不低于60%;在精轧阶段,控制精轧开轧温度890℃,并控制最后两道有载道次的压下率16%;终轧温度控制在840℃;
4)冷却:钢板的开冷温度在792℃,并以36℃/秒冷却速度冷却至200~350℃;控制冷却后的钢板得到厚度大于34mm高强韧性贝氏体工程用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70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