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新型抗菌陶瓷的配方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28373.0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6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臧树良;邓桂春;钱玉琴;王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41/8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程昭春;林祥翔 |
地址: | 36226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新型 抗菌 陶瓷 配方 方法 | ||
1.一种生产新型抗菌陶瓷的配方,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混合物A、陶瓷粘土、高岭石、钾长石、石英砂、二硼化钛和废陶瓷硬质颗粒按照重量份数比24.5-45:15-25:10-20:5-10:5-10:5-10:10-20混合而成;所述混合物A主要由B2O3、MgO、CaO、Fe2O3、SiO2和Na2O按照重量份数比0.8-2.5:30-40:0.15-8.1:2.5-13.4:10-20:0.1-1.3混合而成;所述废陶瓷硬质颗粒的粒度目数为20目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新型抗菌陶瓷的配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上述混合物A、陶瓷粘土、高岭石、钾长石、石英砂、二硼化钛、废陶瓷硬质颗粒和水按照重量份数比24.5-36:15-25:10-20:5-10:5-10: 5-10:10-20:9-10.5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新型抗菌陶瓷的配方,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合物A、陶瓷粘土、高岭石、钾长石、石英砂、二硼化钛、废陶瓷硬质颗粒和水按照重量份数比31-33:18-22:13-17:6.5-8.5:6.5-8.5: 6.5-8.5:13-17:9.5-10混合;上述B2O3、MgO、CaO、Fe2O3、SiO2和Na2O按照重量份数比1.3-2:33-37:3-5:6-9:13-17:0.6-0.8混合;上述废陶瓷硬质颗粒的粒度目数为100-2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新型抗菌陶瓷的配方,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合物A为含水量20-30wt%的硼泥,上述混合物A、陶瓷粘土、高岭石、钾长石、石英砂、二硼化钛和废陶瓷硬质颗粒按照重量份数比35-45: 15-25:10-20:5-10:5-10:5-10:10-20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产新型抗菌陶瓷的配方,其特征在于:上述混合物A、陶瓷粘土、高岭石、钾长石、石英砂、二硼化钛和废陶瓷硬质颗粒按照重量份数比40.5-43:18-22:13-17:6.5-8.5:6.5-8.5: 6.5-8.5:13-17混合;上述废陶瓷硬质颗粒的粒度目数为100-200目。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方的生产新型抗菌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粉碎废陶瓷材料并筛选出粒度目数为20目以上的上述废陶瓷硬质颗粒;将上述硼泥、陶瓷粘土、高岭石、钾长石、石英砂、二硼化钛和废陶瓷硬质颗粒按照重量份数比35-45:15-25:10-20:5-10:5-10:5-10:10-20混合在一起制成坯体浆料;
(2)将上述坯体浆料置于石膏模具中;
(3)将成型的上述坯体浆料脱模制成半成品坯体;
(4)对上述半成品坯体进行施釉;
(5)将施釉后的上述半成品坯体烧制成陶瓷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产新型抗菌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1)中,当上述硼泥的含水量高于30wt%时,在与上述陶瓷粘土、高岭石、钾长石、石英砂、二硼化钛和废陶瓷硬质颗粒混合之前,加入无水氯化钙,并同时进行加热来对硼泥进行除水,直至含水量为20-30wt%;当上述硼泥的含水量低于20wt%时,加入适量水将含水量调试至20-30wt%。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产新型抗菌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5)中,烧制上述半成品坯体的时间为13-15小时,温度为1210-1290℃,升温速度为5-10℃/min,烧成收缩率小于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理工职业学院,未经泉州理工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83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